格物班学习第52天感悟

“随事体认天理,即戒慎恐惧功夫,以为尚隔一尘,为世之所谓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而求之于外者言之耳。若致良知之功明,则此语亦自无害,不然即犹未免于毫厘千里也。来喻以为恐主于事者,盖已深烛其弊矣。”在做事的过程中随时体认天理,也就是戒慎恐惧的功夫,我认为还是隔着一层,这是对那些认为事事物物都有定理,总是喜欢向外求理的人说的。如果致良知的功夫明了,那么随事体认天理这句话也没什么错,否则,如果没有良知作为头脑,这句话也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来信中提到这句话恐怕会让人专注于事,其实已经是非常明白这句话的弊端了。在王阳明看来,“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重要功夫。这里的“戒慎恐惧”并不是对外在权威的恐惧,而是对内心良知的敬畏和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独处还是在与他人交往时,都要时刻保持对良知的敬畏,做到言行一致,不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这种敬畏和自律是致良知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约束和反思,才能真正实现良知的觉醒和践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开始学习《寄邹谦之书其二》,读原文,听导读,认真体悟。第一段原文:“随事体认天理,即戒慎恐惧功夫,以为尚隔一尘...
    快乐大拙阅读 1,189评论 0 10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三十日浅尝王阳明之心学经典,揽镜自照,明心见性。 ...
    爱瑋儿阅读 4,361评论 2 12
  • 自省是返璞归真的唯一出路!我是一切的根源,我为一切负责任。———博仁老师 1,尊敬的博仁老师、各位幸福付出的志愿者...
    彩虹修身阅读 7,934评论 0 0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寄邹谦之书》其五心得感悟 【原文】 张、陈二生来,适归余姚祭扫,遂不及相见,殊...
    黄磊的简书阅读 34,609评论 6 11
  • 山东青岛,崔玉萍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读原文,听博仁老师原文导读。开启能量满满一天!学习原文:随事体认天理,即戒...
    彩虹修身阅读 5,4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