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梁注庄子两篇摘录

关于定

一切最后还得靠自己去努力,而努力的方向就是做一个保持初心,回归自己本真状态,并且做什么事情就在什么状态的念兹在兹的人。

那个东西叫“定”,戒定慧的“定”,知止而后定的“定”。一些人是打坐,在洞中修禅,在静中入定。一些人是在喂猪、做饭、劈柴、喂马的过程中,在动中入定。

话说回来,你能做到喂猪、砍柴、侍奉老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像什么,并且将整颗心注入的时候,你就能够在一种动的状态当中,获得某种定的境界。

不会因为你穷或者富,不会因为你丑或者美,而对你有什么不同,他既不求你,也不需要你给他什么,他总是很自在地生活,与你交流的时候,没有奉承你,也没有批评你,如是而已。

儒家说:“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博爱。这种博爱并不是逮谁爱谁,而是对谁都一样,没有分别心。

……………………………………………………

摘自另一篇关于自由:

中国文化真的很有意思,所谓念兹在兹:吃橘子的时候就吃橘子,走路的时候就走路,好有禅意。我们也可以说,吃橘子的时候,不想橘子,不以橘子为橘子;走路的时候行于方外,不觉得走路是为了走路。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每个正确道理的对立面,都站着另一个正确的道理。这是我读中国文化最大的体会。怎样都可以是对的,怎样都可以是错的。

我常常跟他讲,很多佛教徒用许多年去精细地做沙画,而且做得很精美。然后,一把就将所有画都抹掉。他们正是用这种行为来不断地提醒自己,世界只不过是一堆颗粒,它们是以某种故事线聚合而成的图像,随时可以重组。而这种随时可以重组的状态叫“无常”。

我们完全可以活在方内,心在方外。就像一条鱼活在水里很自由,但真正自由的并不是它在水里游——没有水的话它也会活不下去,而是它逍逍遥遥、自自在在的心情。

我们完全可以活在方内,心在方外。就像一条鱼活在水里很自由,但真正自由的并不是它在水里游——没有水的话它也会活不下去,而是它逍逍遥遥、自自在在的心情。

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道边界在那儿,但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

只要在内心里面没有恨,没有不自在,给不给你自由和你有没有自由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有许多朋友打电话说:“梁老师,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要离婚,我要获得自由。”对此,我想借助老梁的一句名言:“一切在婚姻里都不能获得自由的人,离婚之后也不会获得自由。”

自由并不是人家给你的,是人家不给你自由的时候,你还能获得自由的能力,那才是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能够互相看见。 隔着玻璃,隔着空气,或者隔着一个世界。 距离不能拉近,但眼睛可以穿过任何遮掩。 ...
    城城而你阅读 232评论 0 1
  • 服务器的配置: [root@classroom Desktop]# yum -y install nfs-util...
    Lin_haobin阅读 536评论 0 0
  • 我是沙 软绵绵的守望着 无垠的海 日夜依偎 过去和未来 风吹走了沙 海哭了 泪水是大海的浪花 浪花上了岸 去找寻沙...
    赛腾烟阅读 137评论 0 1
  • 读完三体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今天突然问自己这些年读了好多小说,哪本最好,三体。哪里好?涨知识,开脑洞,还让我对生活...
    淡淡茶香阅读 81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