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 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可以使你精通一项技能。
01
爱迪生说:「天才是 99% 的努力,加上 1% 的灵感,但有时候那 1% 的灵感比 99% 的努力更加重要。」
但在我看来,这 99% 的努力 和 1% 的灵感同样重要。很少有所谓的智力超群的人会轻松掌握一门技能。就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在某一领域可以被称为天才的人,在成为天才之前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以说,成功是天赋加上后天努力。但问题是,心理学家对天赋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Sun 公司的创始人比尔 · 乔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 · 盖茨、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 · 乔布斯在创立公司之前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编程经验,甲壳虫乐队的队员在成名之间就有了大量的演出经验,他们的练习时间已经将近 10000 个小时,或已经超过了 10000 个小时。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所以说想要精通一门领域,在这门领域投入大量的练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02
由此可见在「马太效应」中讲的出生在年初的冰球队员正是因为他们比出身在年末的队员出身的早,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才更加优秀。
但人们要想获得如此大量的练习时间,就必须依靠参加某些特定形式的训练课程,或者获得某些特定机遇得以进行训练。
比尔 · 乔伊、比尔 · 盖茨、史蒂夫 · 乔布斯在那个个人电脑还没有出世的年代就利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乘早接触了电脑编程,并都有幸获得了大量的练习、上机的时间,甲壳虫乐队也是因为各种机遇才认识酒吧老板,进而能在酒吧中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他们的创作、表演能力。他们都是非常幸运的人,能够遇到这些机遇,倘若他们丢掉了一点点幸运,就可能不会有现在的他们。
所以说,使这些人如此出色的不是他们非凡的才能,而是他们非凡的机遇。
但就算遇到了机遇,也应该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如今硅谷的大亨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年份左右出生的,即 1955 年左右,因为第一太个人电脑上市的时间是 1971 年 1 月,这是个人电脑时代的黎明。而 1955 年左右出生的他们大多还是 20 岁左右,这个年龄的他们正具有活力,创新力,和对新事物的热情。倘若这些大亨早出生,或者晚出生几年,很有可能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成就。
03
历史说明,那些获得特殊机遇眷顾的人们总能努力工作,并胜任使命;与机遇相伴的人总能取得非常的成就。他们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更是独特的成长环境促成的结果。
但就算如此,我们也应该在风口浪尖来临之前,抓住或者创造自己的机遇,去刻意的练习或者学习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