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 刘老师跟大家在荔枝微课上分享了第九课《鲶鱼效应》
听完刘老师这节课,我感触很深,现在我的孩子刚刚上小学四年级,记得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写作文了,有一次作业是写作文,孩子坐在桌子前面很久都没有动笔,我跟他爸爸去他房间询问情况的时候,孩子嚎啕大哭:“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写?我写不出来,别的同学都交作业了,我肯定拖后腿了。”当时,我连忙安慰孩子,说让他先冷静一下,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过了一会,孩子走出房间,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是我平时看书少了。”我说:“还有呢?”孩子:“我写的少。”我就问:“那你为什么那么伤心?”孩子:“我觉得班里别的同学肯定比我都好,我担心自己落后。”我隐约明白孩子有了竞争心理。我就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办?孩子:“妈妈,帮我报一个作文班吧。”我:“帮你报了,你能跟着完成作业吗?”孩子:“我保证。”我:“那好,我帮你报个作文班。”很快,我帮孩子报了个网上的作文班,通过报作文班这件事,我觉得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竞争意识,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如何去处理,只是一种直觉的处理。
通过第九次课“鲶鱼效应”的学习,我知道了鲶鱼效应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竞争可以激活一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活力。沙丁鱼如果没有遇到竞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人也会如此。人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变得懒惰、颓废、丧失活力,甚至于导致碌碌无为。而一旦有了竞争对手,人就会充满激情、斗志,积极参与斗争,勇敢地接受挑战,从而获得一番成就。一位哲人说:“我们的成功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造就的。”由此可见,强大的对手,在给你提供一个强劲挑战的同时,也给你带来了成功的机会,可以说真正令人强大的并不是困难,而是他的竞争对手。
我们培养孩子的竞争力,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内在潜力、培养孩子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精神,这不仅能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更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就。有专家说,“竞争意识的综合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成功之路上的通行证。”
我们一定要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培养和发展,要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这种竞争的能力。当然,在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中,成绩是一种竞争,而它的每一分、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成绩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得来的,所以,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并且要给孩子一个竞争的环境,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竞争,充分地去发挥自己的潜能,然后勇敢地去接受各种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呢?刘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父母培养孩子正确竞争意识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点,鼓励孩子,发现其竞争的优势。帮助孩子去发掘自己的优点,并且不断地对其去强化,是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这是面对竞争之前,我们合格家长必须要做的事情。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建立自信,是克服胆怯和竞争心理的良方,因此,我们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欣赏。
第二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心理。健康的竞争心理是指对外部世界的竞争做出积极的回应、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反应,它是产生正确竞争行为的前提。首先,家长必须告诉孩子竞争的残酷性,任何竞争都有胜负之分,试图逃避竞争的做法是残酷的,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面对现实并且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同时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竞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竞争精神。同时呢,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竞争的真正意义,竞争不是狭隘的、不是自私的、不是斤斤计较、更不是阴险狡诈、暗中算计,而是齐头并进、相互超越,当然竞争也不排除合作,没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团观念是做不成大事情的,在当今世界,这个社会,我们是一个分享经济,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共同发展的这样一个势头,一味去追求击败对手、单枪匹马作战的人,缺乏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越激烈、合作越有必要,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在竞争中合作、让孩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不仅要有竞争、还要有合作,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而个人发展正是在合作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而是为了发挥集体中个人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因此,我们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中的胜负,成功时不骄傲、不自满,继续努力去迎接更多的挑战,失败了呢,不灰心、不恼恨,愉快的去接受别人成功的事实,对他们的进步成就给予由衷的赞赏并且视为前进的动力。
第三点,倡导孩子进行良性的竞争。良性竞争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个叫公平、一个叫公正、一个叫公开。公平,即通过自己的真正实力取得胜利;公正,即尊重对手、讲究诚信、不弄虚作假、不暗中算计;公开,即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不应该暗箱操作,要公诸于世,采取透明化。只有清楚的掌握了以上的原则,才能够判断出竞争的性质,在遇到恶性竞争时,懂得如何去处理;在遇到良性竞争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良性竞争的品格,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引导孩子向竞争对手学习,对手是一面镜子,能照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促使自己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善于学习对手的优势,是一种良好的竞争品质。所以呢,我们身为孩子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竞争对手去学习他的优点、主动与其合作,向对手学习,吸取进步的力量。千万不要对对手有仇视的心理,我们要教会孩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竞争,不能仅仅停留在“争”的层面上,要把竞争对手视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伙伴,这样做不仅自己有所进步,而且有利于向他人学习,不论任何人,包括我们的成人,都要学会处理竞争的关系,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客观地去评价孩子、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实力,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