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国内出了几部良心电视剧,它们都以各自的形式赚足观众的时间、情感。不论是哪一部剧热播,其剧中人物都不免会被观众讨论。这是一种好现象,至少说明一些剧本人物开始有血有肉,在文学评论中也有这样一个观念:一部好的作品值得大家反复推敲讨论。
最近看了《人民的名义》,这是一部“大尺度”深入剖析当今中国政府关系的影片,之所以说它大尺度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国的影视行业从剧本开始就在极力规避一些政治的东西,至于堂而皇之提及政府者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般即便导演各种思想,但都只在暗喻中波涛汹涌,为通过有关部门审核,很多影视作品从不直面问题,只是点到为止。而《人民的名义》则打破了这一点,直面行业内最不敢触碰的领域,直白的说出很多大家都想说的话。兴许是感同身受,所以让大家喜欢。
这部戏没有精湛的后期,没有绚丽的包装,导演高亚麟在拍这部影片的时候也是倾其所有,但事实证明一帮老戏骨匠心打造的东西,确实耐看。在这个被颜值控,小鲜肉霸屏的快消世界,老演员们在镜头里暴露无遗的额前法令纹反倒别有一番风味。
剧中祁同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一省公安厅厅长,他生活得像夹缝里的蚂蚁,让人看着心累。他与众多官二代不同,祁同伟是一个有能力却没有保护伞的人,用当今一句戳心的话来说,他的终点就是别人的起点,他是光脚孩子的代表。
他在汉东政法大学是学生会主席,有自己喜欢的姑娘,有自己的梦想。但当他把未来都规划好,却遭到暗恋者父亲的权利打压。硬生生将二人拆离,女孩分到北京,祁同伟被安排去了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现实给他第一记耳光。
他说“法院加我就三个人,当我看到在这工作了30年的老书记,满脸皱纹,却依旧升迁无望,我就害怕这是30年后的自己,我必须要离开。”
“我为了调去和她一起,去了最危险的缉毒大队,胸口连中三枪,倒下的那一刻我想我现在是英雄了,应该可以调换工作地点了吧。可结果又怎样呢。”祁同伟忍不住冲老师吼道,“你们不理解我。”
“我知道你也是在社会碰了壁才回过头,但现在不也很好吗。还是当了公安厅长。”祁同伟一阵冷笑,面对老师一句又一句的梁书记也是为了栽培你,他已不知该如何泄愤。他恨这特权、恨老梁书记,恨自己的妻子梁璐。
祁同伟是当年权利迫害下的受害者,也是如今挥权迫害他人的迫害者。很多人都感慨,他明明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爬上高位,但为何一定要昧着良心搞出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校园一跪。
老梁书记外在施压逼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还是祁同伟那颗急功近利的心。他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更想通过权利予以报复,而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
得权的祁同伟是深谙官场世事的滑头,他游离于各派系中,为了维护与各领导之间的良好关系,他从不以事情本身出发去解决问题,做每一件事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生怕就谁得了罪谁,弄丢自己的升职机会。在他的世界里升职永远是头等大事。
欲壑难填,结局往往是自我毁灭。靠拍马屁、哭坟上位的同时他已失去自己内心最基本的原则底线,他想要的钱、权越来越多,但兴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得到这一切之后要将之作用于何处,仅仅是报复吗。
换言之,就算编剧仁慈让他多活两集如愿得到这一切,面对镜子时,想必他都会害怕自己那张变形到整容也无法挽救的嘴脸吧,快乐对他是永久的失去,所以这得与失又有又有何区别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经历的事情足够多,对这话才能有更深得理解。那些踏出校门信誓旦旦要改造世界的少年总是一波又一波,不过多数几年之后就会销声匿迹。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碰壁太多变得沉默,安于现实了。
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我个人对这种放弃却并不鄙夷,至少他们在关键的选择上是成功的,他们没有放弃内心底线,没有执拗的坚持那种有色彩的成功,最后成为那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最近看了一段逐梦深漂的文字,颇为感触,他这样叙述到,“今天是来深圳的第八个月,你可能无法想象,在这短短8个月里,我已经换了3份工作。以至后来面试官都开始质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离开我们公司。结局当然是不予录取。来深圳一路都在挫败,以至深夜我会偷偷问自己当初究竟为何要来,答案像夜一样黑,自己也迷惘了。眼下大概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看罢略微有些心疼这小伙,虽说成大事者必经一番磨砺,可这种看不到希望的反复摔打在某些时候确实会让人有一瞬间的绝望。社会是个大染缸,但人很脆弱,一旦心智不够坚定,成便会同祁同伟一般在所谓追逐梦想的路上误入歧途,得不偿失。不成佛,反成魔了。
不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要成英雄,其前提条件是得有一个机会。而机会这东西,偏偏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既然无法控制外在环境,又何必激进的去追逐一个被外人加冕的成功呢。
高手自在民间,把所有能把控的内在做到极致,心平气和修炼自己应该才是人生一等的大事吧。所以不必对立不匹配的内外条件,不必急功近利,自寻短见。
古往今来,智慧之人都将功名利禄看得淡之又淡,比起做官他们更愿意做学问。这大概是因为做学问能随自身把控,能让人内心充盈。而功名利禄则更关乎于外界环境,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尽兴。所以如果努力之后也始终无法获得世俗的成功,建议不要放弃内心底线,积极去做学问去吧。比起高官厚禄,金银财宝,人最重要的成功该是内心的诚然与丰盈。
想起《围城》里最经典的那句话,“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据说,这是杨绛看完先生钱钟书的小说后给出的评价,钱钟书觉得有趣,于是将太太的这句评价加进了书里。
杨绛是有名的才女,出名也比丈夫早,但为了让钱钟书安心写作,她主动承担起家务。而钱钟书对她也颇为尊重,闲暇时夫妇二人会一同探讨文学,即便在最黑暗的时代,二人也能相濡以沫,从生活中找到美好。不论是杨绛的《我们仨》还是钱钟书《围城》里最经典的那句话,无不体现这对夫妇对彼此的爱,纯净而深厚。
想想,如果祁同伟当年愿意放弃对权利的追求,放弃打着梦想旗号的野心,坚持原则底线,那他应该也会和爱人过上诗情画意的纯粹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