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一,为什么买书?二,思维导图阅读法。三,阅读的四个层次。四,海量阅读。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为什么要买书?
是因为大咖推荐,封面好看,网站打折还是听别人说好看就买?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知识、能力和意识相互作用产生的。买了书还是要通过阅读才能起作用的。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思维导图阅读法。
思维导图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我们脑海中的想法,以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它看上去就像阳光一样,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大脑最喜欢的思考方式。
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图视化网状结构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让它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呢?
打开你联想的大门,你会拥有更强大的记忆能力。方法很简单:天马行空和形成规律。我们在记忆东西的时候,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之间有相类似的情况,就会引起联想。比如:在识字阶段就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例如:把“杨、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每个汉字的右边都是相同的,每个汉字汉语拼音也有共性,汉语拼音后面都是“ang”!这样就可以学的快,记得住。联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阅读记忆时,可采用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不同方法。它主要有三种方法:
形象法:把偏旁和文字的字义产生形象的关键,建立更多的连接点。
情境法: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过往产生的情形联系在一起,让情景带动感官,产生有效记忆。
语意法:根据字义或者是字形,新的意义和字词之间产生联系。例如:蜻,蜻蜓是昆虫;肌,长在身上的肌肉。
思维导图阅读法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之前,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对学习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它有四步骤:
步骤一:浏览(预习)
快速和随意地通读全文,形成基本的框架、难易程度和生疏比例的概念。
步骤二:时间计划(学习)
制定阅读计划,按照时间长短划分,计划合适的阅读量。
步骤三:5分钟笔记(复习)
读懂主题和关键知识。
注意力集中,激活视觉思维。
通过5分钟笔记,了解主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和新的知识。
步骤四:总结(回顾)
明确主题。
回顾内容的知识框架。
获得新的知识,并与以往的知识形成关联。
思维导图它有四个阅读层次呢?
阅读分为四个层级,一层比一层难,也就意味着学会以后一层比一层的收获大。
第一层:基础阅读。要求:读懂字、词、句子的意思。
第二层:检视阅读。要求:提高阅读速度,形成框架或结构的概念。包括粗浅地阅读还有系统地略读。
第三层:分析阅读。要求:我们提炼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理解多义词的意思就是一种分析阅读。它有四个步骤:按计划速读、记录关键词笔记、做思维导图笔记、阅读理解。
第四层:主题阅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观点,多读书,找到主题的不同描述就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观点。
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那是再好不过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内容:快速阅读帮你海量阅读。
从阅读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慢读和快速阅读两种。慢读要求我们字,词、句可以逐个读。也就是传统阅读方式。
快速阅读指快速的接收信息,通过右脑传递到视觉中枢,达到理解记忆的效果。快速阅读的模式图是: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而传统阅读模式却是: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从模式图可以看出:快速阅读能节省时间,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