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期浏览网页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与过年相关的视频推荐,由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
点击进去看完,内心受到了冲击并为之震撼。
或许是工作缘故,平日长期在外奔波,其中某些情景感同身受,看完眼眶湿润了,这里面所讲述的不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吗?好吧,我承认有时候还是很感性。大过年,不煽情了。
这个视频拍的非常成功,比如选题、立意、取景,构图等等都有独到的闪光点,打动人心。今天我想从沟通表达这个维度,来解读一二。
2.
在反复观看这个视频后,有一个整体感受。大多数传播或是沟通表达的高手,他们都懂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用一句话来说清一个问题?
举例,谈到过年放假,大家认为是一种什么感受?(凭借直觉快速给自己一个答案)
正如短片中所呈现,什么是过年?在一个又一个的镜头下做出了诠释:
过年,是站台内外,家人亲朋的翘首以盼。
过年,是列车抵达缓缓进站时,用最快速度下车,呼吸家乡的空气,感受故土的温度。
过年,是下车后的自己,穿过拥挤的人潮,给久违的那个他(她)紧紧地一个拥抱。
列车停在凯里站的时候,作为列车员的妈妈,与自己孩子的拥抱,即使短暂的三分钟。当她抱起孩子,听到一声妈妈,内心是一种满足,一份幸福。
作为孩子,见到妈妈的那一刻,用尽自己的全力,背诵乘法口诀表,母子在那一刻的四目相对。妈妈曾吓唬孩子说,如果记不住乘法口诀表,就见不到妈妈了。正因如此,孩子是多么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妈妈,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火车鸣笛了,只剩下25秒火车就要开走了,妈妈眼里的不舍,孩子执着的大声背诵,九九八十一,终于在还剩九秒的时候,完成了。
那一刻,孩子的妈妈,在车厢隔着门给了孩子认可的微笑。
那一刻,站台的孩子,挥了挥右手,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火车开动了,彼此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3.
视频看完了,感动之余,我还有什么收获呢?
没错,各种反观解析后,从沟通表达这个维度,有了一个很大的启发。
影响力的沟通(传播)=引导场景+关键停顿+突出主题。
4.
引导场景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像剥洋葱的时候,一层层去掉。凡是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沟通表达的效果,跟自己的引导和场景塑造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短片里,那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孩子在站台期待见到妈妈的背影、列车到站时人们激动的脚步等等,都是在塑造一个个直指人心的场景。
关于场景创造,与其苦口婆心讲一大堆,还不如引导对方身临其境。
如何打开一个故事呢?
这几点不可或缺:人物描述、情节引入、语气感知、氛围营造、关键声音,然后将其梳理为不同的篇章,依次归位。
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化整为零。
关于引导场景的技术,一段话,打开一个故事,仅此而已。
5.
关键停顿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艺术家,问题在于他长大的过程中,如何依然保持为一个艺术家。”
沟通表达也需要过程管控,在人们彼此的互动中,记得多留意那几个停顿。
停顿, 也许才是想传达的心声。
拿学习举例,千万别以为学习只是自己的事。一个人的战斗,真的很孤独且辛苦。在个人来看,身边会学的那群人都是懂“停顿”的,当你见多识广了,你会发现厉害的人就那么两招。
①深度聚焦:在某个时间单元投入足够的强度。
②获得反馈:学习的世界需要教练的持续刺激。
ok,人是很容易受环境干扰的。别在自己分心的时候假装做些看似努力的事,我们应该在专注中,适度让自己学会停顿,这样才会产生力量。
对了,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停顿≠分心。
6.
突出主题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我之间,无论熟悉或陌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主题。大多数的我们目前为止,只不过还没有去链接罢了。
提个问题,人们是如何建立彼此的联系?大体可分为三步骤:
①首次见面 ②再次见面 ③持续见面
就像现在年底了,各种同学聚会或同事聚餐一场接一场,如果你去留心的话,有没有发现,大家在对应的场合里都必不可少的一个主题就是四个字,回到过去。
“以前那个时候,我们怎么怎么样?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个谁谁谁?”
请记住表达核心的两个字:主题。
再来解读视频《三分钟》,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提炼,视频所传递的主题:温暖回家路。
去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主题会是什么模样?(一副冷漠脸,呵呵)
生活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主题,事半功倍呢?来来来,划重点了。
有效主题表达的PEEP法则
Point 观点是啥
Explanation 陈述理由
Example 举个例子
Point 观点重申
哇,是不是突然感觉主题表达so easy(低调低调)。
知道沟通表达的技巧后,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会在某天成为表达高手,我们今天就是。
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要在走路中学会走路,要在表达中学会表达。
怎样去训练呢?补充一个应用小技巧——“三分天下”
随机选择某个物品,即兴讲个三分钟(先对自己说,再跟身边的人讲),学会去捕捉有意思的点滴,看起来芝麻绿豆,正是灵感的源头。
如果你能持续养成习惯,轻松自在的表达,指日可待。
别看一个人表面多么平坦,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波澜。
7.
农历新年即将来到,这一年,风里来雨里去。
为了生活打拼的我们,有着属于各自的坚持。
忘掉快节奏的平时,对,过年了。
好好在家里,让身心慢下来。
书籍的存在,让人忘却孤独,开启未知。
温馨的家里,让你感知冷暖,读懂生活。
趁过年在家,少去玩手机,多点陪伴吧。
因为有句话,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
爱学习,乐分享,品生活。
我是职场逗伴匠,一个跑马拉松的生涯手艺人,我用点滴文字沉淀价值。
看完点赞的朋友,2018发发发,狗年旺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