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韩国作家 二志成 郑会一著 冯适宜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
看到这本书很意外,是从当当推荐里面看到,当时感觉这名字写的这么大,估计没什么实质内容。
但是当打开书发现,书真的是要读才会知道,不能光靠名字自己想当然。
2.
本书其实就分三部分
我要改变人生
我要做行业第一
我要书写自己的传奇
完全写作指南中说写书评,对一本书是无法面面俱到的。所以要有选择性的写,只要写对自己印象最深刻,感触最大的那部分。
从开始写书评时,我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写。但这本书读完之后,却让我无法取舍,书的每一部分都是那么吸引人,那么深刻。
整本书读完,这条路走完要经历以下5步
培养读书习惯—选择有兴趣的书,100天33本
向专业发展 ——1年读100本专业书(52周,一周3本)
要学习输出 ——读专业书达到2/3时要尝试给他人讲,学会输出,知识变现,只有在讲解过程中,你才能更深刻理解自己读过书学过的东西。
更艰难更有意义的读书——100天采访10位成功CEO,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做,去接触成功人士。包括了从开始做采访CEO的准备到向他们学习为止的所有内容。(此部分我理解不是很深刻,因为没有挑战过,但我想到剽悍一只猫在去年采访了100位大神,相信这也是可行,就看你做不做了)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加强阅读)——1年读365本书(1天1本),100本当代成功CEO的书(不分国籍);100本类似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我拯救》类自我启迪的书,不是平时常见的可以轻松阅读的那些书。165本培养领导才能的书,包括记述伟大人物的传遍、自传和评传。
3.
从小喜欢读书的我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是真的喜欢读书吗?怀疑读书的意义?总是感觉没有什么收获。
书中主人公简直就是自我化身,相信很多喜欢看书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总是感觉读过的书好似读了“假书”。
第一章中我要改变人生。从最初不读书到遇到自己的“贵人”-读书引导者。开始100天读33本书的历程。主人公最初读书也和我们一样有疑惑,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当然离不开书友的支持和导师的鼓励,所以不管什么事想要坚持走远,一定是一群人一起走)。
而第三章中,主人公终极导师李智厚出场时,也提到我们大部分人遇到的问题“真的太奇怪了,分明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读书7年多了,读了那么多的书,不知为什么依然还是社会上的一个失败者。我对自己坚持过来的读书方法产生了怀疑和困惑。从那以后便开始运用与经往完全不同的读书方法。忘掉心中的痛苦,把读书目的由获取力量更换成改变人生。经过仔细思考我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吃三顿饭却没有读3本书,每天睡4个小时以上的觉却没有读4本书。读书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就是读两三个小时,我不想再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了。于是,平日里在教学的同时,总是书不离身,在公休日和周末一天能达到读10本书的程度,完全成了一个读书狂人。”
为什么摘录这段话,是因为太震撼了。我们自认为的喜欢读书,读了几本,几十本。每天读几个小时的书?能不能比?成功还没到来是我们付出得不够,也许再加1%的力量,我们就能开采出属于自己的金矿。
不要再说我读了那么多书感觉没什么用,量化一下我们到底读了多少书。我们不妨也来试试看,先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100天读33本书,三天读1本书,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来读,只有感兴趣的习惯你才坚持的不痛苦。
第二章我要做行业第一,则是读书习惯的进化。1年100本专业书的目标把读书推向了实用性。我们很多人都倒在了第一步,所以就感觉自己没有收获没有成长。
培养了好的读书习惯就要有目标的读书。“读书目的一定要明确,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应用到自己的人生使之发生变化,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读书。”
而最后一张书写自己的传奇则是完全改变自己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领导者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带领着你的读书之路走下去。
4.
这本书不仅写出了多数读书人遇到的困扰和瓶颈,最主要还指明了道路,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强烈推荐给所有一直喜欢读书,却总是感觉没有收获的人。相信看完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