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老者向禅师求教,禅师提壶向茶盏注水,水满溢出来杯,禅师仍在加水。老者问禅师,水已满,大师为何还要往里面倒?禅师微笑不语,待水顺桌面横流,说,水已满,缘何还要加水?这个故事的寓意被后人总结为“空杯心态”。意思是说,在求知路上要保持“空杯”的谦逊,才能学有所获。
空杯,是一种“从头开始”的初心,忘却过去的成功与赞誉,像一个初生婴儿般专注去汲取新知识,而后一点点咀嚼、打磨,直到消化吸收后与旧的知识体系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构架。拥有空杯心态,求学时方能事半功倍,反之,半瓶子哐当,满瓶子死水。
从驾校出来,我开始反思己身。初期,因为从未碰过车,即便是科一理论高分通过,也没有消除我对学车的恐惧。他人眼中的玩具,在我看来,庞然大物,铁皮外壳,一旦“策马扬鞭”拥有了速度,就意味着无法避免地摩擦。不能做到全面地掌控,就可能导致失控。用自己的话说,骑自行车上路我尚且担心一时不察碰撞他人,或是被人、车撞上,何况是开车呢?
我鬼使神差报了名,面红耳赤听着教练的训导,打方向盘、踩刹车、控制离合、看点操作,每一项在刚上车两天里都是“No”,教练无奈地看着车一次次熄火,我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重启,调方向。确实是笨地可怕,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面对教练的咆哮,我努力摆出虚心受教地模样,巴望着几不可闻的进步能够积灰成自沙。
自我安慰与家人的鼓劲出奇一致,刚开始嘛,慢慢来,态度要正,总结错误,反复纠正。
没有基础,学得也用心,反而让空杯里一滴一滴积了薄薄一层水。
假如后来能我一鼓作气全心全意练习,现在也能将科目二的水装进一半。但是,平时杂事纷繁,我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出勤率低,倒车入库听了三遍,学了两三个周末才见成效。
周末再去,新一期学员正在倒库。远远看着我就能迅速判断是快还是慢,要如何调整归位?从前,我都是跟着车,一边观察别人的操作,一边暗暗记牢点位,总结技巧。这个周末,我有些不耐烦,理论近乎倒背如流,操作也被人夸赞过,看着别人牙牙学语的慢节奏,冷风呼呼吹,我暗想这样磕磕绊绊,三五米停了几次,什么时候能轮完一圈学新内容?
终于轮到我上车,调座位,拉手刹,离合刹车踩死,挂倒挡,动作迅速流畅,我踌躇满足想着这一圈应该顺畅无比,结果,是大意失荆州还是骄傲失街亭?我失手了,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车尾甩离库线老远。旁边的新学员纷纷来指点,左打方向,回调……第一圈在“救火部队”的帮助下勉强进库,第二圈凝神静气,稳扎稳打,压线入库。下车时心里像烧了团烈火,顺风燎原。一个小时后,第二轮倒库顺利入库,可我生出一种蚂蚁过独木桥的不安,这般水准飘忽上了考场,妥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想想教练,科目二项目烂熟于心,上车演示都如行云流水,车下指导卡点精准如尺子丈量,即便这样,每当他上车还是按部就班,调座位,卡点转向毫不迟疑分神。相比之下,我的态度就差强人意了。自认为基础掌握,做事就失了谨慎,旁观他人学习也心浮气躁,杯里只有两口水,我硬生生当作满杯饮。
无论是学车,还是学习其他新知识。万事开头难,迈第一步如担千斤顶,沉重吓到万千客,但无知者无畏,千里之堤起于累土。一旦渐入佳境,骄傲自满又如甜酒醉人,继续前行时没了从零开始的心态,也只如蚊蝇嗡嗡作响。
沏一杯茶,倒掉陈水,才闻其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