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这里不知道多少次了,感受过这里的四季,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没有说假话,我是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这里的,在《舌尖》第一季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前10分钟,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这里是加榜梯田,这里是下尧壮寨。
劳动人民的智慧
虽然我在贵州长大,但是我小时候真的不知道梯田这个东西也能如此的规模宏大。月亮山沿线,千百年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为了自己的生存,在高耸无比的大山上面,开拓了这个百里巨型梯田群。
也许山间小路上偶尔看见一两块稻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一眼望过去几十公里的大山都是梯田,那就壮观得说不出话了。这里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挂牌的“稻鱼鸭共生田”的样板。劳动人民用自己伟大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这个奇迹。
梯田的日出
4-5月是梯田的放水期,也是我认为四季里面看日出最漂亮的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无数的摄影师们聚集到这里,就是为了一睹那金光一现的时刻。
清晨6点,薄雾还没有散去,太阳从远处的大山顶上漏出了一点光亮,和着梯田里的水色,晨雾一起,构成了绝美的一道风景,有的人为了这一幅画,无数次的爬山山巅。
舌尖美食
当时《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村寨叫下尧,是一个壮族村寨,村子非常小,只有十几户人家,我们来这里不为别的,只为体验舌尖美食。
煨酒:壮族的非遗传承,号称中国的“红酒”,不一样的是这个酒是用当地糯米酿造的,我可以喝整整一壶。
黄花糯米饭:糯米还是白的,但是经过黄花染色后,就变了颜色。而黄色的糯米饭寄托了当地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烤香猪:从江小香猪是当地最出名的肉食,而我们烤着吃,能吃出这个食材最细嫩的味道。
稻花鱼:上面说了加榜的梯田是稻鱼鸭共生田,所以怎么能没有鱼呢,刚刚从田里捉上来的鱼熬的鱼汤,鲜美至极。
…………
还有太多的美食,组成了这一桌长桌宴,丰盛,健康且有很多惊喜。
歌声和琴声
下尧的潘老师,是壮族煨酒的传承人,他和爱人黄老师是当地的模范夫妻。记得一次,我们正在吃长桌宴,突然听见悠扬的乐曲声传来,黄老师正弹着三弦的壮族琵琶,潘老师用壮语唱起了迎宾的歌曲。
其实在平时如果你听见这样的歌曲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在这样的山间,身边就是潺潺的河水声,加上两位老师精彩的表演,我会觉得这才是人生应该体验到的,这才是本真。
河水
不知道你有多久没看见清澈的河水了,不知道你有多久没下河玩水了。我是一见到这条小河沟的时候,就忍不住脱了鞋子走下去。打水漂,捞螃蟹,捉小鱼,哈哈,一切都是童趣,一切也那么开心。
晚上住在潘老师家,耳边就是这条小河的流水声,失眠是不可能的,只会盼着这样的日子能多过几天。
旅行小贴士:
交通:加榜梯田位于从江县加榜乡,而最好的观景点是加车村,不管从从江还是榕江,都有班车可以到达,旅游旺季的时候,在从江高铁站还有当地政府开通的景区直通车。不过去加榜的路可真是非常不好走,我带了很多人去,路上都吐了。所以,建议在从江县包车(包车信息可以咨询我哦)。另外,如果您没开过山路,就不建议自驾了,山路十八弯,非常危险。
住宿:加车村有很多民宿酒店,其中最好的两花居,但是旺季经常一房难求,其他的民宿在网上都能查到,差不了多少。不过即使满房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再往前开30分钟,就到了加榜乡,那里有小酒店,基本不会满。
餐饮:从县城出发后,基本没有吃的了,路上没有小卖部也没有餐馆,所以建议自带一些干粮。晚上到下尧潘老师家可以海吃一顿舌尖美食,这难道不香吗?
其他:有几个东西一定要带。雨伞,预防三里不同天;墨镜和防晒:贵州毕竟是高原,晒黑别怪我;夏天带凉鞋,在下尧可以去清澈的河里玩水,别错过;驱蚊水,山里的蚊子见人比较少,不怕人;晕车药,不经常走山路的人,这个必不可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