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城市治理铁军,书写人民满意 答卷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擘画蓝图、指明方向。会议强调要“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这一要求既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准部署,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号召。站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城市工作队伍,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一、锤炼政治能力,筑牢城市工作的“根”与“魂”。

 城市工作关乎千家万户,既是经济工程,更是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要求城市工作者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实践中,有的地方因政绩观偏差导致“形象工程”泛滥,有的部门因责任缺位引发“城市病”积弊,根源在于政治担当不足。广大党员干部须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至上”理念融入血脉,确保城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提升专业素养,锻造攻坚克难的“硬本领”。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数字化转型、低碳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挑战,传统“经验式”管理已难以适应新需求。比如,老旧小区改造需统筹民生需求与历史文化保护,智慧城市建设需平衡效率与安全,这些课题考验着干部的专业能力。要打破“本领恐慌”,一方面需完善培训体系,围绕城市更新、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等开展精准化实训;另一方面要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在破解停车难、治理内涝等具体问题中积累实战经验,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行家里手。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激发担当精神,点燃干事创业的“强引擎”。 

城市工作矛盾多、周期长、见效慢,唯有激励干部愿为、敢为、善为,才能啃下“硬骨头”。现实中,有的干部因怕问责而“躺平”,有的因机制僵化而“守旧”。破解之道在于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同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用“绣花功夫”“百姓口碑”代替“GDP崇拜”,让担当者有位、实干者得惠。杭州“小巷总理”吴莹莹用脚步丈量民情、上海旧改干部王静华以真诚打动居民,这些榜样证明: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躬身入局,方能书写城市发展的暖心篇章。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操盘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城市工作队伍,我们必能在“人民城市”的壮阔实践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