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做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为民之志、多行为民之事、常怀为民之心,在为民担当、为民造福、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坚定为民之志,答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仰之卷。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进一步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要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受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感悟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督促自己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不断强化廉洁意识和自律意识,审慎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最大的政治追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多行为民之事,答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担当之卷。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为民担当、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肩负起该肩负的使命、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时常深入基层、亲临一线,在倾听民心、了解民意、掌握民情上下功夫,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把阻碍社会发展的堵点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痛点问题找出来、解决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可持续。

        常怀为民之心,答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之卷。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回顾百年党史,从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到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从“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时代楷模”张桂梅,一点一滴、一人一事都记录着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勤政为民的本领,永远把人民利益摆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做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盼,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中去,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