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与“为民”表面上看仅仅一字之差,但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者喜功名慕虚名,只为自身打算,不考虑人民群众利益;后者却是不计功名得失,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一切为人民着想。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常思常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将“为民”不“为名”作为立身之本、行事之则。
要常问“我是谁”。一个人在社会中可能有多重身份,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中共党员始终是第一身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然而现实中,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却常常忘了“我是谁”,党性观念淡漠、党的意识淡化,把党员身份当“马甲”穿,只求有“位”不求有为,纵观近年来落马的官员,就是因为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没有弄清楚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淡忘党员身份,淡化公仆本色,最终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要常问“为了谁”。“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章中这一高度概不仅是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动写照,更是党员干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从为贫困山区女孩点亮梦想之光的张桂梅,到把青春和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黄秀梅,他们用拼搏、大爱、奉献甚至是生命诠释着“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铮铮誓言。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
要常问“依靠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根本工作方法,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从“土言土语”里寻得“妙解良方”,从“家长里短”中纾解“急难愁盼”,从“调查研究”中探求“实践真知”,把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