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历史文化学院 崔志涛
1983-1985中法战争中出现了自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对外反侵略战争胜利,在以冯子材为首的清朝优秀将领领导下,中国第一次成功地将列强侵略军队挡在了国门之外,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于对方的情况下,依赖地形、策略以及兵勇的战斗素质阻挡法国军队,极大地振奋了西南人民反侵略的士气,更使列强再也无法踏入云南一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陆地上的胜利是值得赞扬的。
镇南关一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打击了西方列强步步蚕食中国的野心,对于西南边陲的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中发起战争中,既有陆地战争,也有海洋战争,海上的战争却使中国洋务运动遭到了一次惨痛的失败。
福建水师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以福建船政学堂为基础,继以洋务运动中所购舰船为武器装备,于1866年初步建成,70年代初具规模,1879年7月4日福建水师正式宣布成立。
1884年马江海战中,法国舰队偷袭马尾海军,致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舰队停滞,无法排开阵列,如同活靶子一般被法国海军炮击于港口。加之装备老化落后,弹药质量参差不齐,弹药储备严重不足,福建水师仅剩两艘战舰可以维继,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成为中法战争中最大的败笔。
陆地战争中国陆军险胜法国陆军,海战中却近乎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缺陷暴露无遗。单纯加强武器配置,缺乏近代化意识,忽视海权监察配置,缺乏战争意识,轻视对手的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闭目塞听的后果便是对世界一无所知。
如上观之,中国在中法战争中有胜有败,不能一言以蔽之地认为中国取得了对法战争的胜利,此战未胜,何言“不败之败”,“不胜之胜”,中法战争中就战争本身而言没有胜者与输家,不能以后来外交上的结果来评判一场战争的胜败福建水师的命运就像是洋务运动的命运一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必然失败,血的教训证明了中国要进步必须从思想上进行全方位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