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诗经》第四天:《汝坟》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ni 四声)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yi 四声)。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cheng 一声)尾,王室如燬(hui 三声)。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er 三声)。

注释:

坟:岸堤。     条:树枝。    枚:树干。

惄:饥饿的样子。    调饥:早上挨饿,隐喻男女欢情未得到满足。

肄:树砍后再生的小枝条。

遐:远,引申为疏远。

赪:赤红。    燬:火,齐人谓火为燬。如火焚烧一样,比喻王政暴虐。

孔:甚。    迩:近。


译文:

沿着汝河大堤行,伐倒树干砍枝条。

还没见到我夫君,犹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砍伐新生嫩枝条。

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离我远去。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暴政毒如火。

可恨暴政毒如火,父母饥寒谁养活!



思妇图

赏析:

这首《汝坟》在手法上终于有所不同,不再以兴起始。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一开头写明主人公去汝河边砍树,心中思念着在遥远战场上服兵役的丈夫,女主很久没有见到丈夫了,因此也很久没有男女欢情了。女主感觉就像大清早起床感到饥饿一样。诗歌的第二章很快写到第一章砍倒的树桩上已经长出了新的嫩枝条,女主人公又一次来到河边将这些新长出来的枝条砍下来。这里暗示了时间的发展,表明此时距女主人公第一次来河边盼望丈夫回来已经过去一年了。而此时,丈夫仍然未归。下面一句写到,女主终于“见到”丈夫了,请求丈夫切莫再离自己远去。此句明显是女主久念丈夫不得见,开始幻想自己见到丈夫的场景。由此可知,女主对丈夫的想念是如此深刻,深刻到忍不住开始幻想丈夫归来。诗歌的最后一章,女主开始抱怨皇室的暴政,导致她和丈夫分隔两地。也由此道出了女主和丈夫分隔两地的真正原因。诗的最后一句,女主在抱怨暴政之余,似乎还在找理由“挽留”丈夫,因为不好意思直接说明自己想念丈夫,而找借口说,父母年迈,你不回来,谁来养活他们呢?


《汝坟》这首诗,乍一看题目,还以为是悼念逝去亲人的诗歌。但是一想到《诗经》里面的题目几乎都跟内容无关,只是编撰者从诗歌开头一句里抽取的两个字组成的,我就觉得《汝坟》这个题目很有可能指“你的坟墓”。看了注释之后,果然,汝是指汝河,坟在古代是指河堤。这首诗相比其它诗歌而言,其实并不是那么吸引我。直白平淡的语言,既没有能够渲染感情的起兴,叠章的使用也不那么明显。简而言之,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并没有很出彩的地方。

但是整首诗语言凝练,句句透着女主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女主的心理活动变化通过“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和“虽则如燬,父母孔迩。”三句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寂寞和渴望。一个古代思妇的形象赫然纸上。

现代通讯科技的发展,将我们的每一次别离都变成了小别,少了许多的隆重和伤感。出生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明显没有机会去亲身感受那种双方长时间无法见面和交流的寂寞和思念。更不要说诗歌里面提到的战乱和暴政了。但是通过这首诗,我能真切地体会到一个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相比起女主这种悲切的思夫之苦,为了晚餐吃什么而吵架的小情侣们真的不知道幸福了多少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9,782评论 0 41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007评论 0 18
  • 进度条10-160 今天是周南第10首,共三章。后世对《诗经》注释版本多至千余种,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理解。以我现在...
    刘小麦同学阅读 3,828评论 0 0
  • 《白夜追凶》一共32集,基本上3-4集解决1个案件。很多人夸《白夜追凶》的案件做出了美剧的质感,我打算解析一下每个...
    小多爱吐槽阅读 9,506评论 0 8
  • 如何拯救爱情 分手,你赶紧拯救他,保持给想要复合的人,为什么他急着离开你的关系,不想和你有任何联系。其实,因为你是...
    蔡璐8521阅读 3,2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