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挑食的原因是复杂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幼儿的挑食可能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而有些幼儿则可能是后天人为因素引起。因此,我们既不能忽视幼儿在遗传方面的生理特点,也不能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但是,家长们的错误指引,也有可能导致孩子偏食。看看下面这些行为,测测你到底有没中招:
1、 在宝宝幼年时候总是禁止TA用手抓食物
宝宝1岁左右吃饭,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痛苦的经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拥有了独立意识且好奇心重,在吃辅食的时候总喜欢用手去抓,搞得一片狼藉,不少家长会阻止宝宝的这种行为,伊莱是认为太脏,二来是为了自己减少打扫卫生的工作,但这样做就是在扼杀孩子的独立能力哦!
家长其实没有必要这样硬性制止孩子抓饭或者食物来吃吃。抓饭吃对孩子有诸多益处。要是不恰当地制止,反而带来很多负性作用,挑食便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现在挑食的孩子那么多,而过去挑食的孩子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的父母不是特别地限制孩子抓饭吃。
2、 吃饭总要规规矩
吃饭规矩,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是一定要的,但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太规矩,反而吃不了饭。研究表明,1岁左右的婴儿正处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期,学吃饭实质上也是一种兴趣的培养,这和看书、玩耍没有什么两样。对于1岁左右的婴儿,进食的关键是愉快地吃饭,熟悉食物,甚至可以“玩”食物。这样,不仅可带来诸多益处,还利于婴儿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因为学习吃饭也是在培养一种兴趣,婴儿通过用手抓、拿食物可初步让他们认识食物,并掌握食物的形状和特性。
3、 宝宝吃饭搞到乱七八糟就立刻要喂食
有些家长或者老人最见不得孩子吃饭吃得乱七八糟,一有什么见到宝宝把食物搞到到处都是就立刻制止宝宝吃饭,要喂食。这是最要不得得,因为孩子在1岁得时候就是一个用手去探索得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禁止他用手去抓饭或者玩,有可能他就失去了用手得兴趣和乐趣,到后来要他自己吃饭就非常困难。
另外,用手抓吃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也会使婴儿更喜欢学会自己动手进食,并增强进食的自信心,促进食欲,还可促进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促进肌肉发育。如果父母担心不卫生,只要注意将宝贝的小手洗干净,就可以让他尽情地“玩”食物。待孩子逐渐长大,手指肌肉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很好地拿筷子、刀叉,他们就会不再用手抓饭吃了,所以没有必要担心孩子养成用手抓饭吃的不文明习惯。
4、 宝宝食物过于复杂化
其实一开始,宝宝的食物选择单一化比较好,澳洲这边的医生都建议,刚开始让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从简单到复杂,比如这顿吃胡萝卜,西兰花,就把胡萝卜西兰花分开煮,让宝宝明确知道哪个是胡萝卜,哪个是西兰花,一来可以让宝宝确切的知道每一种食物的味道,二来也可以知道他到底喜不喜欢吃,如果把胡萝卜西兰花混淆搅碎,万一宝宝不喜欢的话,也不知道到底是不喜欢胡萝卜还是西兰花。现在的辅食都花样特别多,是一件好事,但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还是尽量从简为好。慢慢地,宝宝适应了各种食物的味道以后,在把食物混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避免其本身不喜欢的食物。
一些育儿专家认为,虽然宝宝本身存在对食物的偏好,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在后天错误的引导和培养中形成对食物的挑食行为。研究专家认为,实际上本没有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只是在于他们对食物的接触次数是否频繁。只有反复接触,才能使婴儿对食物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好感,以致将来不出现挑食的习惯。另外,用手抓吃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也会使婴儿更喜欢学会自己动手进食,并增强进食的自信心,并促进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