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诸子,“本天道以立人道”,建立了庞大精致的“仁、义、礼”伦理体系,目的并不只是在追求“立仁德以合天德”的心灵境界。儒家的终极关怀是改造当时社会,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其“大同治世”的理想。依照儒家的构想,理想的大同世界应当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禮记.禮运.大同篇》
实现大同世界的先决条件是天下每一个人都怀有伟大的仁爱精神,能够大公无私,爱人如己。当然儒家也知道:这是极不容易实现的“乌托邦”,所以他们又提出一个比较实际的政治理想,这就是所谓的“小康”之治: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性,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在小康之治里,承认人类私心的存在,而由少数具有仁爱精神、道德高尚、大公无私的圣贤人物来治理这个人人为私的天下,使其归于治平。这种办法可以称之为“德治主义”。在孔子的理想中,这类圣贤人物的代表,就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他们治理天下的方法是“禮”,建立礼仪规范,“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义,示民有常”,这就是所谓的“禮治主义”。儒家认为:遵循这种办法的政治领袖,会受到大众爱戴,违反这种办法的政治领袖,定会受到大众的背弃,“在执者去,众以为殃”。
照这个标准来看,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僭越”的情形,不仅离大同治世十分遥远,连“小康”之治也谈不上,根本可以说是“乱世”。因此,孔子极力提倡以“仁、义、礼”伦理体系为内容的“仁道”,希望能恢复西周以前的封建社会秩序。他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途径有二:第一是游说诸侯,希望有人能够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孔子中年数度出仕,晚年周游列国,都是出自此一动机。另一个途径是聚徒讲学。台湾学者黄光国在《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中说,在西周之前,封建制度稳固的时代,“学在官府”,贵族垄断了所有受教育的机会。到了春秋时期,封建社会秩序濒临解组,庶人有机会出身为士。想要出仕,必须先接受教育。而诸侯又无暇办学,私人讲学之风因而大兴。孔子便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有教无类”为号召,兴办私学。他自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只要交得起学费,便来者不拒,兼容并收。结果门下弟子多达三千人。
从此以后,重视教育,“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中国人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