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莲分》是宁远的第一部小说。
宁远是我喜欢的作家,她的每一部散文集我都读过,是体己的文字。宁远还是我喜欢的裁缝,她创制的“远远的阳光房”的文艺女装品牌,我也买过。
读这本小说,源于在她的微博上看到她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其中“在文字里还乡”这句话引起了我的阅读欲。
宁远的家乡在攀枝花米易,在四川与云南的交界处,属于乌蒙山系,和我的所在地同属一个山系,我想随着她的文字一起回乡。
这是一部六万字的小书。小说以一个八岁小女孩的视角,写了自己的母亲米莲分——一个裁缝的故事。关于这本书的主题,正如书的封面上写的:“是逃离生活?还是不再以逃离的姿态生活?三代人背负的女性身份,苦难与悸动,还有微弱的幸福。”
米莲分是黑山村唯一的裁缝,她是一个出走又返回的人。十八岁的时候,父母在一场火灾中罹难,她就跟着一个来村里照相的人跑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十年后,她又回来了,挺着大肚子,带回一台缝纫机,一个抽水马桶,还有一些布匹,从此在黑山村做起了裁缝。有了女儿米多多后,她多次告诉女儿:“总有一天我们是要离开这儿的。”然而最后也没离开,米莲分在一次去县城发电报回来的路上骑摩托车出了车祸,腿残了。
阿西婆婆是一个出走的人。她是云南人,在一个夜晚突然来到黑山村,在这里结了婚,生了娃,可不幸的是阿西的丈夫和孩子都不幸早逝,留下阿西一个人,她没想过还要回去,她自己备好了棺材,挖好了坑,准备在黑山村孤独终老。
秀宝是村里一个比米多多大几岁的女孩,她欣赏米莲分,在挨了父亲一顿打之后,决定逃出黑山村。她找到米莲分,告诉了她的想法,米莲分把她送到火车站。但关于秀宝出走以后的命运,小说没有下文。
“是逃离生活,还是不再以逃离的姿态生活?”倒底哪一种才是最好的选择?小说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在小说的结尾,米多多问妈妈米莲分:“舒老师(村里的一个代课教师)是不是要离开黑山了?”米莲分肯定地回答:“离不开,哪个都离不开。”
这么说来,小说又像是通过米莲分的命运揭示一个主题:人是离不开故乡的,或者说人是逃离不了自己的命运的。
宁远,曾经是那个离开的人,她从米易走到成都,成了大学教授,著名主持人,后来辞职当缝裁,在成都郊区的明月村创业,做文艺女装、写书等。叫“宁远”的她,写这本小说的时候,署名“宁不远”。桑格格在评论这本小说时说:“她见过大山,骨子里有小河涨水和梨花静静开放,不提供给文学的那种存在。只提供给生命。她是离开的人,她也是返回的人。”这一点,与小说中米莲分的人生道路相似。
是的,宁远是见过大山的人,所以在这本小说里,正如她所说的“在文字里还乡”,我喜欢她儿童视角纯净的叙述方式,喜欢她散文般清新淡雅的语言,她小说里写到的大山、村庄、故乡、童年,那些人与事,那些风景,那些梦想与现实,我似曾相识,所以读这本小说,也算是在别人的文字里还乡。
小说封面的装帧很文艺,层层叠叠的布,布上是线缝上去的“米莲分”三个字,横过来看就是层层叠叠的山。这是一个裁缝与大山深处的故事,也是每一个人与故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