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妞一回家就向我报告:“妈妈,我的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写完了!”“你真棒!你是怎么实现的?今天不是有轮滑课和口才课吗?”“我下午时候抓紧时间写了。”我给孩子竖了个大拇指,顺便问一句:“那英语作业呢?”“额……没写,我不知道英语作业是什么,老师没说。”“没关系,妈妈知道,老师发群里了,妈妈一会就写出来。”
饭毕我提醒妞抓紧时间写英语作业,顺便提醒了一句:“其实你英语班还有作业也该完成了。”妞一听大哭:“我不要写!烦人的作业!我只写学校老师布置的。”
老公看不下去了,他马上接过话茬,教育妞(声音很大,明显带着情绪):“这不是烦人的作业,这些作业是为了让你超过别人的。你想想,如果你们所有同学都只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却比他们多完成英语班的作业,你是不是学得比别人多,以后是不是就比别人强?”妞听了不吭声。这也是一个进步的信号,至少她不像以前一样听到她爸爸说教就大哭大闹,丝毫不接受。
老公的话虽然没有说到孩子心里去,但是说得在理。我赶紧表扬老公:“老公说得好!话很在理,如果能平和一些说就更好了。”老公没接茬,他还有情绪,不过却不像以前一样会越说越激动,我的话让他激动的情绪多少有所冷却。
妞写完书写作业又停下来玩,我提醒她抓紧时间朗读打卡,一口气把任务完成,不要中断,再说时间也不早了。妞一听又不乐意了,闹情绪就不愿意去打卡。
老公又发话了:“你不打卡可以,你得从现在开始好好练练的你的臂力,多练练怎么做事,为以后干苦力活做准备。你可以学学怎么绣花啊之类的手工活。”这一次,老公说得很平和,没有情绪,不急不躁。妞听了不乐意,不过她也没法反驳她爸爸,只好不情愿地去打卡了。
我又赶紧表扬老公:“老公这次说得更好!没有带情绪。”老公没有回应,他的不回应就是对我的话的认可。
俩孩子在争抢着向我描述“神龙斗士”里的情节时发生了矛盾,谁都抢着先说,结果姐姐比较强硬,硬是抢了话头,把弟弟的话噎住了。弟弟委屈得扑向我怀里大哭。我对俩孩子说:“你们都想跟妈妈说话,俩人同时说妈妈听不清楚,得排队一个一个说。桐桐你是姐姐,你刚才的做法就不太合适。弟弟还是个小病号哪,你应该让着点弟弟。你看把弟弟弄得这么委屈,他的心情不好病就好得慢。这样吧,你们一人说三分钟,排队说。”
我突然灵机一动,向老公提出:“老公,咱家也定期开个家庭会议吧,让大家轮流发言,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你在公司经常开会,你来主持最合适不过了。你看我平时在会上就不敢说话,说个话声音发颤,就是因为历练得少,小时候没有人这么锻炼我。咱们现在开始锻炼俩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老公听到我说自己声音发颤时撇撇嘴,这点他是知道的,同时他也意识到缺乏锻炼确实会带来像我一样毛病的弊端。他嘴上没有说赞同,但马上摆出现在就开家庭会议的架势,对俩孩子说:“来,说说爸爸明年去厦门的事吧。”
老公这行动力也是没谁了,连我都没反应过来,更别提俩孩子。俩孩子压根没听懂,自顾自玩呢。我小声对老公说:“开大会前要先开小会,统一思想,哪能说开就开呀。”老公没觉得尴尬,仍然说了他去厦门的事,不过不是以家庭会议的形式了。
今天提出了开家庭会议的倡议,老公算是认可了,后续我们再研究研究怎么开。
我感觉到了老公的变化。院长说家长要做家里的定海神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修炼,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尽量做到平和地跟孩子和老公交流。我的改变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了老公,让他也逐渐放平和。虽然我们的提升之路漫漫,但还是请允许我窃喜一会,体验进步带来的喜悦,获取更大的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