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想找到the one了,以至于现在还没找到。
我从没想过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存在the one,但是最近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一是“存在the one”这种belief是否合理
二是这种belief源自哪里(媒体,朋友/家人,书籍etc的影响)
Baucom (1996)等人认为,有些人先入为主并相信能找到完美符合预设条件的伴侣,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它没有考虑到发展并维持一段健康的、充满爱意的关系所需要的努力。
Segrin和 Nabi (2002) 发现对浪漫影视题材的消费和理想化婚姻期待的正相关。Bjarne M. Holmes (2007)发现喜欢看浪漫主题的影视和相信存在上天注定的灵魂伴侣之间存在正相关。
有几个理论可以解释对浪漫题材媒体的偏好与“好伴侣天注定”信念之间的关联。
比如,the cultivation theory:涵化理论,是乔治·葛本纳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涵化理论主要是研究的是电视对受众的长期影响。其主要内容是,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受众对于现实的感知越接近电视的内容。
班杜拉的social cognitive theory也可用于解释这一现象: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教化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那么,我们所接受的媒体中浪漫主题都有啥内容呢?
Tanner (2003)等人分析26部迪斯尼以家庭和夫妻为主题的影片后发现,大部分影片都存在“一见钟情”的主题。
Carpenter (1998)对杂志《17》1974-1994 二十年间的期刊文章内容分析后发现,对“浪漫”的讨论渗透到整个时期的期刊,这期间持续不断有“一见钟情”的主题以及“遇到那个唯一对的人”。
Baucom (1996)等人认为,有些人先入为主并相信能找到完美符合预设条件的伴侣,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它没有考虑到发展并维持一段健康的、充满爱意的关系所需要的努力。
Knee (1998)发现,相信天注定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快速结束一段关系,如果关系初期满意度低,则关系维持时间较短;如果初期满意度高的话,对于关系的维持也更长一点。这点和相信天注定的信念存在关联。
相反,Knee(2001)等人研究发现,认为成功的关系靠培养、且随着时间不断进化的人,对关系的满意度更高,不会轻易断定一段关系是彻底的好还是坏。
回想我的观影史,浪漫的轻喜剧确实不少,而且不少有讲到命中注定、一见钟情,所以可以猜测,我对the one的执念多半是源于这些看似美好的主题影视。
至于这种执念是否受到家人、朋友影响,想想看身边都是糟糕的两性关系,影响应该有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