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女儿科学课老师让孩子们从网上买蚕卵和蚕宝宝,观察它们的生成过程,我早已不记得自己从小也是养过蚕的。
那时候是我还小,全然不记得当时的细节,只记得好几个大簸箕,肥大的桑叶,还有雪白的蚕宝宝,当时父母都叫它“蚕姑娘”,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或许是因为它善于吐丝纺线吧。虽然蚕宝宝也算是节肢动物,可是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只是静静地啮食着桑叶,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的动静。可是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大片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蚕食”吧,悄无声息,却成效显著。
难怪春蚕成为诗人笔下的红人,欧阳修的“下笔春蚕食叶声”和辛弃疾的“春蚕食叶响回廊”都用春蚕来写出考场一片寂静之态,只能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恰似春蚕食桑叶一般。白居易有“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和陆游的“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都是在对蚕作茧这一举动的描述,主要用意却是在类比和讽刺。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一面在享受着春蚕吐丝而成的丝织品,同时又在讽刺挖苦着蚕的这一举动。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句千古传诵的“春蚕到死丝方尽”通过春蚕无私吐丝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来刻画恋人间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后来则用来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
是不是春蚕吐完丝生命就终结了呢?还是作茧自缚就是它的归宿?前天吃饭时,奶奶跟程宝说起蚕的生命境遇,“蚕姑娘吐完丝,作个茧把自己裹起来,其实它还没有死,过段时间它会破茧成蛾,再从茧里钻出来。可是如果她咬破了那个茧,我们的丝线就从中间断了,不完整了,所以人们等它们把茧做好了,就常常把它们放在沸水里煮,或者放到锅里去蒸,这样,蚕姑娘的生命结束了,留下了完整的丝线……”
“哇——”程宝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再听下去,冲到卫生间大哭起来。我们细想一下,还是有点毛骨悚然,人们还是很残忍的,将一些勤勤恳恳几个月吐丝的劳动力放进蒸锅顷刻断送了性命,那些在沸水中挣扎扭曲的呻吟,竖起耳朵,你一定听得到……
妈妈赶紧安慰道,“宝宝别难过,我们养的蚕不用它的丝,我们让它自己从茧里钻出来,好不好?”程宝含泪点点头。
上学以来,我们陪孩子一起养过蚂蚁养过鱼,养过兔子养过花,每每养得都是“草盛豆苗稀”,孩子也往往没有多大感触,唯独这次蚕的成长有些与众不同。看着幼小生命的成长、形态的演变,除了增长知识之外,对生命的体验和感知似乎也多了几分。“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自然对生命的启示和提醒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