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一炉,冲茶一壶,静下心来,让香与茶的韵味相互交融,这时的您,一定胜似神仙了!
然而,在高端接待中,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下,焚香一炉,不免有些做作,而品饮高端茶,对于热情好客的主人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款武夷山原产地正岩大红袍,茶香四溢,锐则浓长,清则悠远,这又如何细腻地品味,让客人陶醉其中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香气的来源!
一、地域香
资深浙江大学茶学系课程讲座罗教授异常欣赏武夷山原产地正岩大红袍的地域香,作他的话:“地域香强调了茶叶的原产地的属性,具有不可复制性”。
而林治老师在《画说大红袍》一书说,则将地域香定义为:地域香是指,同一种品种的茶叶,种植在不同的地区,会表现也不同品质的香味。
我想,正是因为地域香的原产地的属性和具有不可复制性,由此决定了原产地大红袍地域香的神秘及“茶王”大红袍的神圣,只有种植和采摘自武夷山原产地碧水丹山的正岩产区的大红袍,才具有这当之无愧的“茶王”之香。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武夷山独有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武夷山正岩茶产区“三坑两涧”造就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绝无仅有的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这种小气候极利于茶树营养物质的生成,而且茶树种植在这样岩石砂粒土壤里,提升了茶叶的微量元素的含量。
(关于“三坑两涧”的详细介绍,请看以下笔者的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6bb8e0a0102x3b0.html)
武夷山的品种茶上千种,广泛种植的几十种,无论哪一品种茶,在正岩的“三坑两涧”产区,均体现这独特的地域香,这就是“岩韵之香”。这一独特的地域香,非亲自品鉴,亲自体味,难以形容。而武夷山当地老茶农则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细腻地品味大红袍:茶干香、茶气香、茶汤香、茶叶香、杯盖香、杯底香。关于大红袍六大品香方法的说明,我们下一篇专题《如何品鉴大红袍的茶香》再细聊。
二、工艺香——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这四句简单的民谣,实际上每一句都包括了极其复杂的工艺流程,具体有:采摘、倒青(也叫晒青,雨天则烘)、晾青、做青(摇青与做手,反复多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即毛火,俗称“走水焙”)、扬簸、晾索(摊放)、拣剔、复焙(足火)、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精制分筛、归堆等近二十道工序。
加工技艺是决定大红袍商业价值的关健程序。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也是武夷山劳动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唯有用这种传统工艺制做出来的半发酵茶的大红袍,香清、味醇、性中,是茶中极品。
三、品种香
林治老师在《画说大红袍》一书中提到:茶树品种是决定商品茶质量的基础,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茶农和茶叶工作者世世代代都在不断地筛选培育优良的品种。
武夷岩茶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各有各独特的茶树形态和茶香与茶汤的品味。正岩纯种大红袍的香气高雅、清幽、馥郁、绵长,微似桂花香或粽叶香,滋味醇厚,回甘强烈而持久;白鸡冠不仅树枞特别,新生长出来的嫩叶是嫩白色,叶片成熟后,叶边成银边色,是武夷山非常稀有的品种,茶汤清香扑鼻,香气似橘皮香,滋味甘鲜,品过则舌之余甘持续良久;水金龟的茶青叶面油润闪光,茶树的模样宛如金色之龟,茶汤香气浓郁似腊梅花香,滋味甘爽;铁罗汉的技条粗壮呈灰黄色,牙叶毛茸茸又柔软如绵,茶汤香气幽长,滋味醇而甘鲜。
武夷山茶当家“肉桂”和“水仙”,我们当地人就以一句俗语准确地表达了不同品种茶的特点:“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肉桂茶汤的特点是滋味浓郁辛锐,属高香品种,而水仙的香气,有清幽的茶香品种、悠长的蜜香品种,常因种植的山场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品质。
这几年市场上常见的新品种茶,如梅占、奇兰、毛蟹、黄旦、八仙等,是闽南地区的原生优质品种,以“香”气著称,直接引入到武夷山种植,在武夷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及乌龙茶的生产技艺下,制成香气绵长、茶汤清雅的岩茶,获得刚接触武夷岩茶喜欢清雅口味的茶友们。
而如黄观音、黄玫瑰、金观音、黄奇、金牡丹等,都是近些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闽南的茶叶品种中优选出来,运用人工杂交等方法培育出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总之,不同的品种茶,体现出不同的香气特性。
四、储存香
人们通常知道,普洱茶是越陈越香,殊不知,最早总结出茶叶“越陈越香”的不是普洱茶,而是武夷岩茶。据林治老师考证,早在清朝初年,明崇祯进士,清初户部右侍郞周亮工(1612~1672年)就在《闽茶曲》中写有一诗: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茶。
“家家卖弄隔年茶”写得十分传神,这里的“卖弄”有两重含义。其一,说明当时武夷山的民俗中,以陈茶为贵,也说明”卖弄者“懂茶,以收藏为乐趣。其二,说明达官显贵,或文人雅仕,均以收藏成茶为雅好,形成品陈茶、斗陈茶的习俗。从古至今,武夷山民间仍然流传着”武夷岩茶,一年是茶,三年是药,十年变宝“这样的说法。足见武夷山人早就认识到,只要储存得当,武夷岩茶经过自然陈化,香气会越来越醇和,茶汤会越来越柔滑。
五、冲泡香
”三分好茶七分泡“。高超的冲泡技艺,能保证茶香恰如其分的释放, 而笨拙的冲泡方法,必然损坏茶香的飘逸。冲泡一杯好茶,如同轻轻揭开倾城美女的面纱,动作毋须轻柔、娴静,美人也若隐若现;而在揭开一角露出红唇那一刻,又不免稍作停滞,给旁人以无限想像空间;当人心所向的那一高潮时刻来临,你或需的是那爆发式的一掷,让美人立即款款现身,让观众嗔目结舌,叹为观止。
六、栽培香、气候香
关于栽培香、气候香,是引用林治老师《画说大红袍》中的观点,对于追求尽善尽美的武夷山茶农来说,也确是不容忽视的。茶树的栽培管理水平,例如水肥控制、整枝修剪等,对茶叶的品质也有重大的影响。武夷山茶农种茶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茶园管理经验,对提升茶叶的品质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每年的气候,特别是采茶季节的天气、及一天中不同的采摘时间,对茶叶的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春天如果天气升温较快,茶青会过快成长,不利于茶叶内优良物质的积累;雨天采摘茶青是茶农的大忌,如果做茶期间天公不作美,雨天较多,不得不在雨天采摘,就会给之后的倒青、晾青、做青等工序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一天当中,最适合采摘武夷岩茶的时间是上午9-11时,下午2-5时,中午或傍晚采摘的茶青次之,过早采摘的露水青则最次。
我们总结了以上大红袍茶香的来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红袍的茶香。然而,关键的环节,还在于品香的切身体味。武夷山当地老茶农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细腻地品味大红袍的茶香:茶干香、茶气香、茶汤香、茶叶香、杯盖香、杯底香。关于大红袍六大品香方法的说明,我们下一篇专题《如何品鉴大红袍的茶香》再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