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在关系里受苦,多是因为分不清「这是谁的事」里,聊到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简单回顾一下。
课题分离指的是:分清楚一件事到底是谁的事。
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在人际关系里受苦。
分辨的方法是:这个选择的最终结果由谁承担,这件事就是谁的事。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提出这一观点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同时也提出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归属感,也就是类似社会共同体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正是靠着集体采猎、集体对抗来自大自然的威胁,才得以存活下来,并且繁衍后代。
那些靠自己单打独斗的远古人类,早已被周围的恶劣环境淘汰,他们的后代不可能被延续下来。
而靠着集体的力量活下来的人类,通过代代进化,到了现代,抱团取暖已经扎根在人类的基因里变成了本能。
所以,归属感仍然是现代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抗想要被团体认可的本能。
那么,作为个体,我们怎么才能建立起阿德勒所谓的社会共同体的感觉?
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死抠三个因素,再让它们之间以某种逻辑联系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了。
接下来,进入今天文章的主题:建立个人归属感的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
而关于它们和工作本质的联系,在最后一个要素的阐述中,你可以看到。
这三个要素分别是: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意味着,如果把「我」看作一件物品:
既允许它有被阳光照射的一面,也接受它的阴影部分;
既允许它有弧面,也接受它的棱角;
既允许它有红色的部分,也接受它有灰色的部分;
......
因为,正是阳面和阴影、弧面和棱角、红色和灰色,才组成了眼前这个完整的、真实的「我」。
我们对自己,不能只允许看见好的一面,更需要接受有残缺的那些面。自我接纳,实际上就是:
在绝大多数时候追求做到90分,同时,欣然接受某些时候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60分的那个自己。
见得自己的好,也容得下自己的不好,对自己身上的瑕疵宽容些,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自我接纳」还意味着:不去关注不能改变的,去关注能改变的。总是把注意力和时间放在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上,得不偿失。
举些例子。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出生地,如果你不喜欢它,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离开它;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比例(不讨论医美),如果你对它们感到不满意,可以通过化妆和穿搭来修饰;
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如果你因此四处碰壁,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它;
......
正如尼布尔的祈祷文写的那样: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说的是:相信他人,并且是无条件地相信他人。
这非常难做到,因为通常我们想要无条件信任别人的时候,这些想法总是第一时间冒出来:
我会不会吃亏?
他会不会背叛我?
我受到伤害怎么办?
......
这里牵涉到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课题分离」,别人会怎么对待我们的信任,是他的事,我们要不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是我们的事。
当然,极其有可能,我们信任了别人,但这份我们鼓足勇气给出的信任,最终还是被辜负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以点概面,对将来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再信任。
就像如果你被爱情狠狠伤过,难道就不再相信爱情了吗?无论你有没有被它伤害过,它都一直存在呀。
更好的做法,仍然是第一时间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因为如果不跨过心里的这道坎,我们就永远无法与别人建立深厚的关系,更别说最终进到共同体里面找到归属感了。
--对谁都首先怀疑、充满敌意,怎么和对方乃至更多的社会成员变成共同体呢?
一周前,后浪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因为在网上看到我推荐过一本书,他刚好负责那本书,于是找到我,希望一起做一次抽奖送书的活动。
具体做法是:我以「霖小姐慢半拍」的名义,在平台用官方认可的抽奖方式,抽出3个粉丝各送一本书,我需要在抽奖说明的文案里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写一些读后感,再配上几张他给我的书的图片。
开奖后我把中奖人员的信息给他,他负责寄书。
我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两天后交稿,一次过,于是就把抽奖内容发出去了,一个一起做自媒体的小伙伴看见后,私聊我,问我以前有没有和这位编辑合作过。
原来这位小伙伴之前也做过几次抽奖送书的活动,其中一次,被一个自称是出版社编辑的人骗了,最后中奖的人来找这位小伙伴要书。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设定的开奖时间还没到,也就是说,如果最后对方拿到获奖人的信息但最终没有寄书的话,我只有两个选择:
「霖小姐慢半拍」背上骗子的称号;
我自己花钱买书寄给中奖的人。
结果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第一时间没有怀疑,选择相信他,站在建立社会共同体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更好的做法。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件事的结果最不济我就是损失一点买书的钱,有人被骗感情,或者被一把骗得倾家荡产也可以吗?就为了一点归属感?
当然不可以!基本的辨别能力和决策能力是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的,但是,不愿承担一丁点风险,又想拥有归属感,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在这两件事上寻找平衡。
他者贡献
我个人认为它在三要素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者贡献」说的是:我的存在,能对别人产生什么贡献(价值)?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百无聊赖、做的事情好像没什么意义?是不是不知道做这件事有什么用的时候?
再进一步,其实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能提供给谁什么样的价值,为什么?因为没有谁明确地给你反馈说:你做的这件事,对我(公司)很有用,你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这种情况下,我们容易找不到意义感,遇到这种情况,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每做一件事,都去寻找受益方,可以这样去找:
我正在做的这件事,它有......的作用,它对......起到了这个作用。像这样去找到那个受益方,不用去跟对方印证,只要自己单方面去找。
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他人提供我们自己的价值,赚钱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要素而已。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我们可能一直忽略了的结论:
如果你不知道工作的本质其实是为他人提供自己的价值,或者不清楚自己能为他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那你几乎不可能对眼前这份工作感到满意。
因为这样你可能就不会想到:我工作可以为别人提供价值,我是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别人能为我做些什么(那是别人的事)。
前面说过,这三个要素之间通过某种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我们找到归属感,这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其实是这样的:
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不怕被人背叛,无条件地信任别人(他者信赖),继而与他人形成伙伴关系,这样就能做到为他人付出(他者贡献),同时,又因为对别人做贡献使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进而更加能够接受真实的自我。
这就是建立共同体三要素之间的良性循环。
最后,我们在寻找归属感这条路上,有「他者贡献」这颗星作为指引,我们做什么都可以,并且不会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