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走红,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成於央视,红于B站,说起来也是有些好笑,但足以证明,当代中国的年轻人还是有情怀在的。前几月写了一篇“但把初心变匠心——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看二次创业”,投稿至市局省局,但好像没有消息,仍然不死心,仍然想在这里说说这部纪录片。
影片用一种年轻的视角,望进古老深宫中,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和“江湖”的互动,近距离的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
这是一部介绍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纪录片。故宫博物院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故宫文物的“医生”:儒雅的钟表组王津师傅、木器组小伙子屈峰、青铜组王有亮师傅、陶瓷组王武胜师傅、书画组张旭光师傅……一件件或许在仓库里堆积了数百年、破损程度或轻或重的古文物在他们手中得以重见天日,并重新焕发光彩。这些大师们,传承着千古的匠人精神,在一件事上,一做就是几十年,几十年逝者如斯,珍宝重获新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无法遮挡的光芒——“工匠精神”,在这寂寂深宫中,在这高墙大院中,依然熠熠生辉。
故宫的修复技艺一直是师徒祖制,他们精湛的手艺通过师徒的方式代代相传。在文物修复的队伍中,看到的是老中青三代,高颜值的七八九零后,很多人被钟表组王津圈粉,奉为男神,他戴着眼睛专心修理钟表的儒雅样子确实闪闪发光呀~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故宫博物院,做的是一些极平凡极细碎的事情,并且要三年才能出师,都说择一事,终一生,但是如果是自己呢?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好像永远看不到终点,纵然它看起来如此伟大,纵然他们每天接触的东西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触碰不到的。应该还是不能忍受的,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了,他们老一辈身上的那种沉下心来的踏实是我们所缺失的……
12月16日,《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上映,首周末的票房就接近400万,收获了如潮的好评,被打上了“在浮躁慌乱中回归安宁”"很真实,很生活化"“人情味都在京腔十足的生活场景中缓缓流淌”“是一道小心翼翼,细碎零零但坚韧的心灵桥梁”等等标签,作为12月电影里的一股清流,《我在故宫修文物》仿佛让人们感觉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好似被深宫高墙所阻隔,为人所见于一份不为繁华易的匠心传承。但是,其实一直对把纪录片拍成电影圈钱这一事不可置否,几年前芒果台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反响剧烈之后出来大电影,从那以后不管是人是鬼都去拍成电影,特别是对于一部这样有深度的纪录片来说,反而让它多了点商业的味道,失去了原本的意味。
整个三集的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是纪东歌骑行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广场上,对谁都是难得的人生体验,最早享受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还有一代一代生活在这里的御猫,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