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是什么?广义的说,在设计软件时,软件与外部系统的一切交互称为接口,比如“用户接口”(GUI, 一个图形界面的程序,提供的用户操作界面),命令行接口(CUI,就是命令行程序的用法),提供外部系统调用的应用开发接口(API/SDK),提供的配置文件、环境变量等等。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接口即开发包提供的API。
如果软件分为多个模块(或多个端,典型的如前端与后端),那么每个模块又对其它模块提供调用接口,习惯上称之为内部接口。内部和外部是相对的,比如一个模块内,又分了若干子模块,那么该模块又具有一些内部接口;这些接口对每个子模块来说,就相当于是外部接口。
那么该不该对接口建立文档呢?应该以什么原则建立文档?
一般来说,如果有多人参与项目,尤其是模块是分布式的,建立创建接口文档,便于协作。典型的是通过网络进行通讯的若干子模块,如一个产品中有客户端(比如.net编写的桌面应用),移动客户端(安卓/苹果原生程序),服务端(比如用java编写,后面连接数据库),管理控制台(比如使用html/js编写的Web应用)等,尤其这些是不同编程语言写出的系统,其相互的调用接口,如果不写接口文档,难道要写html代码的前端开发去打开后端的java源码来查询吗?
在这种情况下,接口很好的为多人合作开发提供了降低复杂度的方法,只要接口稳定,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就能免去很多相互干扰的因素,加快开发进度。
接口需要有文档来记录。
我见过很多小团队的产品根本没有文档,遇到接口不明确时都是直接找代码,看似省确很多事,实则为之后的维护埋下了雷。
文档也应纳入版本控制。
原始文档应该使用文本类型。某个改动是谁做的,因为什么原因做的,只有应用了版本控制才能方便的做到问题追源。使用文本类型的文档(比如markdown, wiki等格式),一则方便比较版本间改动,二则可以生成html, word, pdf等多种美观格式。我见过有好多团队是使用word来写文档的,由于是二进制格式,不利于版本比较,也不专业。还有好多在文档在顶部还标有版本历史,以及是谁编辑的做了哪些修改这些内容,真的没必要(除非是特别重大的变化希望读者知晓),随便用svn, git等版本工具就可以做的更专业。
文档要在没有歧义的基础上足够简洁。
很多文档描述很多,而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不会增加很多。比如参数或字段的描述,如果从名字就能很清楚的知晓它的含义,又何必再写一遍(或翻译一遍)呢,白白增加了很多开销,维护也麻烦了很多。文档不应浮于形式,而是力求只写最有价值的内容。做好这一点的关键是作者与读者要有足够的约定,比如蚕茧法就能很好的帮助简化类型定义的描述。
应有机制保证接口文档与代码的一致。
一些团队在文档上应付差事浮于形式,在代码写完后,补一个word文档应付。在更新代码时,文档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文档都是错误没法看。好的做法都应先有设计再写代码,比如架构师或主程先设计好接口,然后再开始编程实现,在实现中发现问题再修正接口,更新设计文档,而不应是写完代码再补个设计。而在文档更新的具体做法上,也流行一种做法即文档以注释的方式内嵌于代码中,我称之为“格式化注释”,这样做到设计与代码在一起,更新也就更自然的同步了。之后再通过工具将注释抽出来美化给读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