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收到儿子班主任短息,若是孩子继续这样,各科作业不交,陈主任叫他不用回来了。
2.应对:平静的回应老师
3.感受:很沉的平静
4.感受的感受:悲伤
5.观点:不努力就得收到惩罚。
6.期待:孩子懂得问题的严重性,不是开玩笑。
7.渴望:这是一个警钟,希望孩子从此能认真点。
8.自己:我是睿智的
9.思考与觉察:在我接到信息的瞬间,大脑有瞬间空白,一闪而过。直接递信息给儿子看,他看完就走了。
我琢磨着晚上老公回家,三个人开个家庭会议。老公回家后,我跟他说,前提大家不要生气、发火。结果当晚有人来,事情没有办成。我去跟儿子聊,想要怎么办?读还是不读?读的话,要怎么办?需要有详细计划,如果你不懂,妈妈陪你一起完成。儿子沉默不语,我感受到了不舒服,感觉胸口堵。
第二天起来,我又去找儿子,叫他拿笔拿本来,一起完成目标、计划。他没有出来,直接选择沉默抵抗。我敲门进房间,看见他坐在床上拿着手机,把我钉在墙上的插排拉到床头。之前有过两次的告知,再发现我就直接收掉插排。于是我进去直接拿走,他挡住我,叫他让开。我直接把插排拿去垃圾桶(门口的公共垃圾桶)。
胸口堵得慌。看到他那样的状态,我内心很深沉的悲伤。不想说话。
用五句话来陪伴自己:
1.我看见你很悲伤、很无奈!
2.我允许你悲伤和无奈!
3.我接纳你现在所有的负面情绪感受。
4.我已经做到了当下能做的最好。
5.我欣赏你的勇气和敞开!
陪伴完,胸口依然堵着,我就选择闭嘴。
这么猛烈的撞击,是第一次。孩子他抵死相抗,我也感受到他的力量。他跟我们之间有差异,是我们做父母的缺少倾听的耐心。所以决定,用爱陪伴情绪,再把事情处理好。孩子既然选择继续读书,相信他也是向好而生,目前只是没有力量。
梳理完这段冰山,我依然胸口堵得慌。想起了冉冉老师说的神性指引,我做了一个冥想,双手合十,希望宇宙会给到我当下最需要的力量。然后我拿起桌面几本新书之一《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带回碧桂园去看。
看之前,我又进行了一次冰山书写:
孩子表现不好=我不好?
1.事件:孩子再不认真对待课业,将面临劝退。
2.感受:大脑是平静的,心是堵的。
3.感受的感受:羞耻,我不好。
4.观点:儿之错,父之过。
5.期待:儿子:知难而上
我自己:可以放松、有足够的智慧给到孩子力量。
6.渴望:我可以真的清亮,穿过迷雾围城
7.自我:我是有力量的,我是足够智慧的。
8.觉察与思考:
为什么收到老师的信息时,我看似平静,却又感觉悲伤?他刚刚
我理智上告诉自己,孩子不好不等于我不好。但是,实际上,我内心里还是觉得自己不好。因为,我想发俩小娃的生活日常,都在思考,是否要屏蔽中学老师跟家长。我平时会分享看到好的书跟文字,会分享在当下的安在,而此时,因为儿子几乎颓到极致,我有羞耻感,有指责,你孩子都这样了,你还有心情自我怡情?你丢脸不丢脸?是的,原来,我觉得儿子不好学、不上进,特别丢脸!我觉得他太丢我的脸了!平时因为想着,我是学接纳力的,我不可以有这样的感受。感受骗不了人,无论我掩饰得多好,身体出卖了我,心一直堵着,呼吸不顺畅。
孩子行为不好就代表孩子不好吗?我们不是说,行为不好不代表人不好吗?孩子行为不好我就没资格滋养自己了吗?我想起幼儿园给我颁发了一个奖“优秀家长”。我这是分裂吗?我想了一下,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好也不是我的功劳啊!那是孩子他自己的努力。
原来,我一直不舒服,是自己不放过自己,因为我不敢相信,我是好的,我是值得的。我深深地掉进我人不好的坑里。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亲爱的,对不起!我一直这么强迫你!你都躲到尘埃里去了,我还是叫你忍。真的不是你人不好,就像当年,全世界都在说爸爸不好时,你深深地自卑!委屈你了,你真的很努力,很认真,很优秀,他们的成长路劲不是你可以掌控的。
@谢谢现在的爱红,谢谢你的看见,我特别感动,我真的不敢相信,我是可以选择的,我是可以开心的。
@是的,我看见你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看见你害怕别人说你不好,因为你害怕像爸爸那样被人嫌弃,被人瞧不起。小小的你,真不知道当时你是怎么过来的?是什么支撑着你让你活出力量?
@谢谢你的陪伴,我当时就想着,我一定要让自己优秀。突然发现,爸爸是来成就我活得完整的动力。
@谢谢你的勇敢与坦诚,我也看到了,儿子是来成就我活得完整的。他在提醒我看见自己,我不是他们的替身,我是我自己,不属于爸爸也不属于儿子。我只有滋养好自己,才能撑大心胸容量,继续给爱!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我看见你暂时没有力量,情绪过不去
我允许你暂时没有力量、情绪过不去
我接纳你此时所有的负能情绪感受
我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
我欣赏你的勇气与坦诚,欣赏你做不到就先陪伴自己。
写完了,看到我的情绪依然堵在胸口,肩膀也紧,左肩甲还感到麻麻的。我拿着书,开始看。我一边看,一边打开心。我惊叹,这就是我要的答案呀!
我感受到了情绪开始流动起来
一念之转
2020.04.20
1.事件:班主任与各科老师,上午截图,全是儿子的大名。
2.应对:找班主任确认
3.感受:堵
4.感受的感受:自我貶抑
5.观点:死性不改
6.期待:我自己不要发脾气
7.渴望:儿子可以放下手机,开始迈开第一步
8.自我:我是有足够能量去接住儿子的不良行为的。
9.觉察与思考:我先敲门,进去了儿子房间,叫他先把手机给我。然后,我说,儿子,妈妈希望你可以为自己认真考虑一下。想好了,回头妈妈可以协助你。
吃完午饭,我拿了本书在看。看到手工制作凳子,做好一张凳子,翻来覆去不下一百遍。看到作者因为裤子被胶水弄到了,师傅说:“别紧张,我保证洗不掉了,所以没关系,继续、继续……”是啊,制作一张凳子都需要千刀万剐,何况是人。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问题上时,情绪和想法都是负能的。生命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像浩途说的,看着愿景,不要专注在问题上,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方向。这样做,起码能让问题保持原来大小而不放大。于是,我找儿子聊天,我说出现问题很正常,我们解决掉就好……儿子说,他还是愿意上进的。最后他答应一起来制定目标,先从一周开始,这一周保持正常上课,当日作业当日清,然后每一科再补做两天的作业。
嘉许自己,因为允许了自己的负能感受,情绪得以流淌过去,自己生发出了力量与智慧来陪伴儿子。嘉许儿子,愿意用行动来尝试改变。
经过了这几天的体验,让我非常明确的感受到,大脑无论多清晰,怎样去说服自己。当情绪没有被看见,没有流过去的时候,身体是诚实的,它就一直在提醒我,该看见它!看见它!看见它!
只有内在小孩被安抚好了,身体才会舒展!身体是诚实的,它不会骗人,无法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