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超市买菜,突然想吃甜的东西,看到自选区有一盒花生粘,不到6元钱,就买了。回家打开尝了,非常失望,除了表面粘的糖甜的,里面花生不脆了,也能吃出里面的花生不新鲜、不香。
然后很多念头来了,这么多什么时间吃完?这么难吃,要不要再吃?上次买的个臭豆腐干,特难吃超市给退货了,要不要去退了?要是能有散装的,少买一点就好了?要是能先品尝一下就好了……
心里有一些不舒服,因为这钱花得不值当。又有这样的念头:不到6元钱,买个教训吧;给狗狗吃了一颗,剩下的给狗狗吃吧;嗨,不完美……心里感觉吃亏了。
那天加了购物车一双特价的鞋子,因为是春夏款,不着急穿就没下单,前天看到没有了,心里就后悔啊,今早锻炼的时候又想起来了,又在心里遗憾。没有捡到便宜心不平。
在名义上是节俭,实则是捡便宜这个模型里打转转。为什么要买便宜的,因为我的钱不多。那是最早什么时候的感受?童年时期,少年时期,直到结婚后买房贷款还完之前。是够长久的时间了。
因为一直觉得没有钱或缺少钱,钱不足的状态,买东西一定要买既便宜又好的,这样心里才满意。所以总是挑来挑去,还经常犹豫不决。挑到不实惠的就被认定为失败了。
现在不是接受不了损失几块钱,在我心里那代表着我的一次失败。那些年生活中的太多事不如我意了,与我相关的太多事和人不受我控制,而我又特缺少安全感。那在我能控制的事情上我不允许自己失败,比如花钱。
过去长期大量重复性行为形成的感受在潜意识里自动地支配着我当下的行为。即便有清醒的时候,也极少能战胜它。因为大脑的运行模式就是喜欢自动驾驶,一旦形成就无限循环。
现在我决定接受我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我有这样的念头,想法,行为。今天也接受花6元钱买个经验,宁缺毋滥。吃穿的不要图便宜,要少而精。也表扬自己今天的改变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