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虽然说30岁的焦虑,其实我从20岁开始就焦虑了。
我羡慕同期的同学拿着各大奖项游走于各种活动,羡慕着别人一毕业就能在父母的支持下买房。
甚至于现在,我时常也会深思那些一毕业之后人与人之间就不断拉长的距离,而我连从头再来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知道在没有托底的情况下,一旦失败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有时候可能我们自己都想不明白。
1
30岁好像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一档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宣传文案是: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随后第二季、第三季的文案跟着第一季的理念都在强调30岁。
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30岁的你应该有点不一样了。
中国青年报社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会有年龄的焦虑,52.2%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有感觉到,30-34岁是最容易焦虑的年龄段。
30岁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年龄段,但是为什么大家普遍都感觉到了焦虑。
对于年龄的焦虑普遍来源于在人们的认知里,人应该三十而立。
30岁的你应该存款百万,应该事业有成。
眼看着那些同期毕业的同学好友,一个一个都有房有车有存款,人生事业都到达了另一个高峰。
我们开始渐渐衍生出焦虑,毕竟离35岁的大关就近在眼前了,此时还没有崛起,人生可能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步入30岁,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都变成了柴米油盐,只有日益衰老的身体还一直和自己并肩作战。
焦虑不仅仅体现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还体现在婚姻里。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女子,她的母亲为了逼她结婚甚至以自杀威胁,最后迫于无奈之下她只能匆匆跟别人领证结婚,实在过不下去才起诉离婚。
家里的许多父母长辈总是以“我都是为你好”为源头,逼迫年轻人顺着他们的心意去做事,完全没有顾及孩子们愿不愿意。
逼婚成了当下长辈最热衷的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
可是婚姻哪里能儿戏,那么多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不慎重的婚姻的后果大家不是没看到。
没有对象的年轻人慢慢地已经不想回家了。
没有结婚的人焦虑着结婚的事情。
结了婚的人操心焦虑着孩子的养育,养家糊口,甚至于有些人在孩子出生时起,就已经在想着给孩子赚房子的钱了。
没完没了的焦虑,好像赚的钱永远都不够,你要是问他:多少才是够。他说:越多越好。
2
其实年龄焦虑的背后是社会责任的加重。
20岁的我们或许还会为抢到了半价奶茶而沾沾自喜,会为了别人喜不喜欢我们而暗自伤怀。
可是30岁的你面对的就是父母渐渐老去的身躯和身后嗷嗷待哺的孩子。
从30岁开始慢慢地对生命的有限有了深刻的理解,同龄人的优秀也渐渐显露,当一个人年龄不再是优势,而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的时候,焦虑也就不可避免了。
《奇葩说》的辩手傅首尔曾说:当30岁还在为10块钱打车费纠结,下雨天没人送伞,下班再晚没人询问,你就会明白,爱不爱有什么用,谋生才是体面。
可是为什么社会的焦虑感好像越来越重,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还没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就想拼命在几年之内赚到足够的钱。
在父辈时期,工作包分配,房子包分配,一生的生老病死都有单位在背后支撑,而当时的社会信息又没有那么畅通能瞬间被所有人知晓。
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了解的信息有限,每天家长里短的就是自己身边的这点事情,而每家每户的生活模式又差不多。
而现在信息了解的渠道四通八达,我们不断接受着各种信息的冲击又避无可避。
2020年,根据调查得知,中国人有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而在互联网的信息冲击下,月入5000都是低收入群体了,在北上广深连月入10000都是捉襟见肘的状态。
网上有一位网友在35岁时存款就有了一百万,可是她说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反而更多了许多焦虑和不安,担心放进银行取不出钱来,担心钱会贬值,担心被亲朋好友借钱,原来没有钱的时候烦恼只有没钱,有钱了还能生出更多的烦恼。
在社会内卷不断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在网上拿自己有一百万来说事,肯定会有一大堆的人群嘲:一百万还敢出来炫耀?
造成了许多人对这个社会财富认知的错误,误以为大家都这么有钱。
3
你永远都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你的认知跟你的财富成正比。凭运气赚来的,早晚都会凭实力输回去。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认知的区别。
BBC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七年一次,直到2012年他们56岁的时候。
这14个孩子中,富人家的孩子早早就已经知道了要为人生的未来规划,他们时常看《金融报》《观察家》,他们也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去牛津、剑桥,走上的是被安排好的路。
而与此同时的穷人家庭,还在跟贫穷、温饱、暴力做斗争,父母也并没有为他们做未来规划的可能。
结果可想而知,几十年后,富人家的孩子都走进了社会上层,而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在社会的底层奋斗,做着基础性的工作,还伴随着失业、生活不规律的风险。
他们都重复了父辈的路,走上了父母曾经走过的路。当然寒门肯定也能出贵子,但是这些人都是清醒而自知的人,他们努力跳出原有的圈子去融入优秀的圈子,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成功的经验。
那些总是在成功路上快人一步的人都拥有着规划人生的能力。
就比如我就一直懊悔,要是从小就有理财观念就好了,就不用长到现在才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
查理芒格说,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你到了晚年只会比年轻时更加幸福。
我们无法一步吃成一个胖子,但是在人生规划上赶早不赶晚,当你醒悟过来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事的时候,同龄人早已远去,那时候就会开始新一轮的焦虑了。
4
焦虑是我们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一个主题,但是我们除了面对并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30岁一定会来的,也一定会走的,正视它的存在,及时做好应对的方法,人生或许会更加从容。
毕竟我们一定会老去,但是人生的活法可以由我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