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需要一定的氛围或者条件的,对别人提出批评的时候,首先要审视下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话语的份量,再看看对方的接受度。《增广贤文》中讲的“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是很有道理的。认知水平相似的朋友同事之间,或者工作职责授权你去批评人的情况下,对方对批评的接受度会高一些。
自我批评更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总结提升的心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要求对个人也是很高。工作中一些人往往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水平,习惯性的忽略或者隐藏自己的短处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需要些条件的,那表扬与自我表扬是不是就简单了呢?这是我从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联想到的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大家都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辅导作业的时候,一些人恐怕恨不得要拿鸡毛掸子揍。
工作中,大家都说,优秀的业绩来自于敬业的员工,针对员工敬业度测评比较经典的盖洛普Q12测评里面有12个问题,其中的三个问题是:
在过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受到表扬么?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么?
在过去的六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谈及我的进步么?
这3个问题应该都是与表扬或者鼓励相关的内容,12个问题里还有3个关于对个人关心的、受到重视的、有没有朋友的问题。
可见,员工的敬业度与表扬鼓励和关心关怀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2个问题里面没有任何一项是关于受到批评的。
下级对上级的表扬,我想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如何给领导拍的又稳又舒服,还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马屁精,这就看个人的悟性和水平了。
至于自我的表扬,虽然老祖宗的文化向来含蓄,还是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当做一种自我鼓劲、自我安慰的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