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并没有意义。对于一位百岁老人来说,六十岁退休的那年,也许才是他梦想的起点;而对于一位英年早逝的青年,六十岁却成了他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想。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定格在哪一岁。如果年龄不是个盲盒,你是否会选择另一种活法?
年龄是一个渐渐被模糊化的概念。刚出生的时候,是按天计的;等过了百天,就按月计了;大概过了三周岁,又渐渐地过度到按年计算;成年以后,就会十岁十岁的计了。比如现在的我,说起某件事,会说是在自己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时候发生的,具体哪一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事件的本身。
年龄是唯一一个不需要通过努力便可以获得的东西,所以也没啥值得骄傲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随着这一年一年的数字叠加,经历的事,遇上的人,所带来的成长。没有成长的生命是可怕的,有人活到六七十岁了,还处在全能自恋的婴儿阶段。他一哭,全世界都要跟着他落泪;生活中的一点点风吹草动,便会给他带来一场兵慌马乱……
我对年龄的感知,是通过周围的人完成的。小时候看新闻,看着看着,发现解放军叔叔变成了解放军哥哥,再就变成了解放军弟弟,我就知道我长大了,该担责了。现在刷短视频,刷到九零后的企业家或干部,我就知道我生命的黄金期已悄然离去。但我的内心并没有惶恐,因为我不知道我年龄的终点是几岁。假如那个数字是100,那现在这个阶段,还是早晨冉冉上升的太阳呢!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不去多想,我唯一能思考的,就是如何丰厚我的人生!
几岁的时候,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却一直在做着这件事。笔记本上的明星贴纸,课间的跳皮筋踢毽子,放学路上的抠马兰抓螃蟹,回家后的赶鸡鸭归笼,暑假里的钓田鸡抓龙虾,寒假里的放烟花扎元宵灯。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过了十年就跟过了一年一个样。二十几岁的时候,似乎完成了许多重要的事,找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随着人流来到了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猛然回首,我居然想不起自己具体已经几岁了,被问及时,我只能开玩笑地说:我二十多岁,多二十多岁。
曾经的哥哥姐姐们已陆陆续续地成为了爷爷奶奶,我也水涨船高地晋升到了姨婆婆,姑婆婆的“婆”字辈儿。年轻时,我理解的丰厚就是丰富,亲友间频繁联系与互动,到处去旅游观光,逛吃逛吃,买买买……主打一个要被羡慕、被认同、被看见。仿佛自己人生的品质,要别人说了才算。年龄就像是一只空玻璃杯,接住了那段泥沙俱下的岁月,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慢慢地沉淀,沉淀出生命的厚度。
此后的人生,愿我能安静得像一棵树,风里雨里,用心长成我独有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