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的数学老师找我了,说孩子这几天比较懒散,做题的错误率比较高。
如果是以前听到老师的这种“投诉”,我一定会很容易受影响,真的会认为孩子很差劲,然后就会指责孩子。
这次却不一样,我发现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新知识没有及时搞懂,一方面能感受到老师是有些着急的,也说明老师很负责任。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刚学的知识就要求马上搞懂,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有些难的,再说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孩子回来的时候,我没有责怪孩子,而是问他最近学习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说他新学的没有搞懂,我告诉他没有关系,妈妈回去再帮你讲解,多做几个题目就能搞懂了。
其实想想现在的家长为什么那么容易焦虑?主要原因是太容易受外界影响了,就像我们老师要求当天学的内容马上要消化,如果家长认同了,那么老师的焦虑就传递给了家长,家长又必定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就要承受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那么他就会天天想着如何应付老师和父母。
那么还会有多少心思是真正放在学习上的,又如何真正发展出内在的学习动机呢?
想起开学前两周一直在准备期末考试,孩子每天回来都是3-4张试卷,基本都要搞到10点左右才能睡觉,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我们看到他的成绩后,不是给予他鼓励和安慰,而是指责他,认定他就是不努力,不认真。
现在想想孩子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他其实也想要一个好成绩,可是当结果没那么如意的时候,得到的都是指责和否定,没有谁去真正关注过他的感受,他其实也很难过吧。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更确切地说是在学习如何做妈妈,每次能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很开心,因为不仅仅是孩子长大了,我也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