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干货-不熟不干,最基础的和保命的先来
个人认为,学校是有必要尽早落实对学生展开财富与心灵教育.当太平盛世持续,人口不断上升,代表的是竞争力变大,而这两者偏偏又和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息息相关,如果不尽快展开,对社会来说或许会到后面逐渐演变成不安定情况出现.
而我,也经历过一段人仰马翻的经历才开始急起直追,学习我曾经最讨厌的事物之一,理财.九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完全小白变成略知一二,我天天都在用实践和看书学习来弥补这二十几年来的空白.不过也还好,今年预期整体收益应该可以达到15-20%.
可是,很多人问过我,包括自己也曾陷入困惑中,财如何理?市面上的产品那么多,到底什么是安全的?工资到手了又要怎样分配?理清观念,如何理清再理财?...等等.
这个确实需要用至少另一篇文章来表述,不过这里可以稍微带过一些重点.
没钱.你更加要理财,有必要强迫自己每个月存下一部分金钱,哪怕放定期,哪怕一个月只有300.因为原始积累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甚至会影响一辈子.
有钱,你还是要理财,因为你赚得多可以留下多少,这个永远是王道.
个人不是很赞同有些人说的"钱不重要.""随缘啦,不需焦虑""觉察啦."这种真的很屁话,说这种话的人可能有几种原因,(1)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干什么(2)他自己本来就有资金,只是暗度陈仓或者是不让你知道而已(3)他可能有另一种目的
也有的人会这样来跟你说,在你学习理财后.放掉你原本的计划,来我的计划啦,赚更多.甚至会要你在时间和本金损失下来这样做的,我觉得非常过份.
这样的人也未必是你真正的朋友.他给的建议也很捣糨糊.
因此,在不受他人影响下和自己对话,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理财,不熟不做,对任何一个项目,也要理清和综合自己当下的情况,为什么要理财?我们有什么梦想吗?我们想要买些什么呢?我们的未来是怎样的?
请记得,理财不会让你暴富,也不会富有.但会让你的生活更加有规划,目标和质量提升甚至可以抓到忽然而来的机会,有笔资金可以创业去.
再者,我们来看看置产配置.
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务必要准备好,因为说不准那一天我们需要用上紧急金额,比如车子坏在路边,要叫拖车,或者是忽然要出席红事百事等等,或者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再或者急需换个新手机甚至被裁员...等等.(个人认为,这笔保命钱最好不要随便动用,尤其是在投资上,可以放定期存款/T+0货币基金(年化在马来西亚基本都在3-4%,在中国稍低,1.5-3.5%左右)
而我们每月的生活费我们也大致看下是多少.比如一个月生活费要1000,可在这基础上加个20%,就是1200.双重保障.就是尽量不要用超过这笔数目(Panasonic,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当年还是穷光蛋时就用了上述两招,结果后面抓住机会创业,再后面扬名立万)
还有一种我们也称为保命钱,不过是属于你买时用不着,当你要用时买不着的.
保险-Insurance
保险有分很多种,对于单身人士来说,两种必须有.一个是人寿意外险,一个是重大疾病险.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保险被作为"金融上的风险与避险"而被纳入公司金融学里.有2个章节专门在讲保险.其实要了解保险需要一段时间.
看法是,先了解保险是什么再买,而且越年轻时了解再买越好.20岁买保险和40岁买保险差别很大,每月投保额也差别很大,甚至会按double来算.最搞的是,在中国超过45岁买保险,保额不是太高,只有25岁时买的一半,每月投保额很高,还要体检等乱七八糟的证明>.<
人寿意外险-这个要是一拿就大条.要嘛人不在了,要嘛就是下半辈子无法正常生活了.意外随时发生,被保人和受益人(往往是我们的父母,伴侣,孩子).有个万一,起码他们的保障还不成问题.
重大疾病险-有些保险公司真的很恶心,有专门的癌症疾病险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很冷门的疾病险,中的概率甚至低过1的.其实要买就买通用性的,包括癌症,肾衰竭...那些我们都知道的,如36种重病保险.根据我从网上调过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港澳几地的资料,claim这个险的平均年龄竟然都在40岁左右!
而这个重大疾病险还有个优势,如果一路平安没用到,大概在交的20/25/30年或一定岁数时就能每月取一定量的资金出来(视投保公司)而定,那么老了还有保障,起码养老有点着落.最要紧的是,如有万一,天价医药费不至于把你打垮.
(保额应当占个人收入5-10%,可随着收入增加,成家等情况下加保)
当然,保险是个很detail的东西,这里只是讲个大概.这个也需要至少另一篇文章来描述.
这几样我觉得都是最基本的,然而我的建议是,最起码稍微了解下再进行,不懂保险就去买保险,不懂得存钱要干嘛就盲目存钱是很危险的.
今天,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