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为什么这样呢?恋爱时,两人在一起都是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一旦步入婚姻,两人都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包括优点和缺点。
一旦步入婚姻,人的内心就会有两个需求:一是做自己;二是情感联结。
这两个需求导致人们在感情中,会有两种倾向:
一是容易情绪化,有的人在外面脾气很好在家遇到事经常发点小脾气,是因为在外很理智,能克制,在家很任性。
二是对爱人过高的期许。比如男人希望自己的太太既会社交又会做饭,好像无所不能;而女人希望自己的老公不但会赚钱,回家还能帮忙做家务,而不是像大爷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适度的情绪化和期待是可以的,但是过度的话,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如果两个人都很感性,都希望做自己,而让对方来包容自己,那么冲突就会很频繁。
情绪具有传染性,你用什么情绪对别人,别人也会用什么情绪对你。所以当两个很感性的人深爱的时候,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火星撞地球,相爱相杀的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那就是高情商,深谙相处之道的人,学会这四种沟通能力:
1自我意识:识别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用积极态度看待自身;
2情绪管理: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
3同理心: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和立场,尊重他人感受;
4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学会沟通。
比如一对夫妻,男的是性格耿直,情商低,不会顺势说话,女的是刀子嘴豆腐心。下班后,女方忙前忙后炒了两个菜,刚端上,先生很高兴,拿筷子赶紧尝了一口,谁知马上皱眉头说:太难吃了,下次别做这菜了!
太太马上不高兴了,把筷子往地下一扔,嫌难吃,以后有本事你就别吃,要不,你再去找个会做饭的老婆?
结果,两人又是一常无休止的争吵,难判对错。
如果先生情商高,就不会这样说话,他会说:太太您辛苦了,您炒的菜真好吃,快来尝尝。太太一尝,忘记放盐了,赶紧又加点盐。结果两人美美地吃了一餐。或者自己一尝,太难吃,又重新炒了一个菜。两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甚至是三观的不同
相同的经历,结局总是不同。相同的成人世界,有人弄得一地鸡毛,伤人伤己,越爱越糟糕,有的人“逢凶化吉”,稳稳地守护幸福。
没有人的感情是一帆风顺的,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幸福背后,其实都是有人在用心经营。这就是幸福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