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围着两个孩子有着说不完的话,还有一个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育儿争吵的老公。就这样也没能让可可能有所改变。
可可从小就害怕给不熟悉的人讲话,但是在学校里,她跟自己的同学沟通一点问题没有,甚至可以算得上孩子王。
但是她害怕去人多的地方,每次上学的路上有一段对于她来说走起来异常艰辛。因为这段道路汇聚了村子里的闲散人员,他们坐在路两旁东家长西家短不停地聊着。对过往的行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对孩子也不放过,经常阴阳怪气的。有时候听着是好话,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是嘲讽;当然有时候也能听出来对一些人的赞美,应该是谄媚。当然听到最多的是落井下石。
可可每次离大老远都会选择绕道而行,可是有一天她在小道上遇到了一条大白狗,吓得她一动不动,可是大白狗还是步步逼近。可可想到爸爸说的:遇到这种情形就假装从地上捡东西。果真这个方法很奏效,大白狗不敢上前了。
可是,它就在不远处也没有退缩的意思,仿佛在试探可可手里究竟有没有东西可以来抵抗它。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大白狗仿佛意识到可可是佯装捡东西打狗,又开始上前了,可可心里一直在假想着自己撒腿就跑的画面,可是又不敢。心里面呐喊着来人啊,快来人啊。
至于大白狗是怎么跑开的,可可已经不记得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可可的梦里还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村子里的小路,跟儿时一般模样:黄土地上过往的行人走出几条纵横交错的锃亮的小道。可可在小道上奔跑,突然出现了一条狗,僵持着……
之后,可可再也没走过小道。
但是,她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路过这段人多的路段之前,她就是开始撒腿就跑,不去看两边的人,也不听别人的叫喊。但是,很多次,她仍然听到了人们叫到了她的名字,说到了她的家人。
现在可可在教导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经常告诉他们: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害怕不害羞……当时,如果可可能接受这样的引导,会不会有所改善呢?
高中毕业之后,可可还是不敢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不敢一个人去饭店吃饭,更不用说一个人去逛街了,对于现在的可可来说一个人去逛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害怕,害怕张口,害怕交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询问对方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这种恐惧并没有因为她成为母亲而有所改变。当然有很表浅的一部分恐惧随着育儿知识的增多,得到了稍许改善,但她知道本质的恐惧并没有缓解。
可可从来不主动联系别人,因为她害怕张口,可答可不答的问题她从来不接话。
如今三十多了,连个逛街的伙伴都没有,如果非得让她说一个的话那这个人只有她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