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入行的瑜伽老师带课都会遇到的这样的问题,甚至是教了好久的瑜伽老师也有这样的困扰:
“我学了教练班,没有实践,不懂排课技巧怎么办?”
“刚开始几节课还是不错的,但是却发现上了一段时间之后索然无味;”
“所有学过的体式都会,就是不知道怎么排在一起;”
“老师明明讲过课程编排,可是我就是理不清楚”
“带了很久的课了,每节课编排都差不多,好多会员都快记住了”
····
一系列问题慢慢浮现,不仅降低了课堂的效果,也降低了学员对你的认可度,所以,合理的体式安排顺序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请你不妨回答一下这4个问题:
1、“我现在是会练体式还是会教体式?掌握了多少体式可以灵活运用?”
2、“每个体式的要点是什么?功效是什么?适应人群是哪些?”
3、“打开身体的方法我知道几个?我是否可以针对不同会员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安全的练习指导?”
4、“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排课?还是因为对培训对老师有依赖?我真的有尝试独立编排课程吗?”
对,就是这么简单通俗的4个问题,你不妨试着写下来,并且把体式分类。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精准做。
你会发现新大陆的,因为这将是一次自我审视和巩固习练和吸收知识的时候,总结记录的过程你会又有不一样的感受,即使是把之前的笔记拿出来,再结合现在的教学经验,也会发现不同点和突破点的。
关于编排一堂完整优质瑜伽课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仅供参考)
1、瑜伽垫摆放的方向(横向,竖向)
2、主题排课(比如:脊柱理疗,开髋主题,开肩主题)
3、授课时间(60min 75min),掌握好时间和把控好课堂节
第1点,关于瑜伽垫的方向摆放,相对应的体式编排的顺序就要调整。在备课时,同一个课程名称做两套体式排序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在任何细微的调整下,你都要有不慌不忙的变应能力)
一堂基础完整的瑜伽课,练习中是否顺畅和练习后是否舒服放松是会员会给出的基础反馈。
如果是横向垫子,那么一般大家在开始是站在垫子中间,站(跪)立在垫子中间如何去串联好体式,要制定正确的体式序列。
如果垫子是竖向,那么一般都是站立在垫子前段开始习练,然后顺畅的往下衔接。
这是我会考虑的第1点的原因,瑜伽垫的顺序摆放会决定接下来的体式方向的转换,因为见过有的老师上课,会员练一练的全部背对他了,会员应该是面对老师和正前方的。
如果学生都向后看了,又如何看讲台的老师示范呢?又该如何扭转局面呢?这就考验大家对体式串联和体式了解程度的专业度了哦。
这是一个视觉体验感的呈现,且作为老师要选择适当的位置站立,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你,同时你也能看到所有的学生。
第2点确定上课主题。目前大多数瑜伽馆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在排课表的时候,都会细分课程,即进行主题划分,不同主题的划分就相应会考验瑜伽老师们的编排课程能力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瑜伽教练说自己遇到困难了,会馆出一个女性调理,理疗瑜伽系列课程,让她去上,她就说自己没有学过,不知道该怎么上课,这就是典型的“摆动作瑜伽教练”,当跳出她的舒适区域和学习范围,她就懵了。懵的原因大概就是死读书,一根筋。一味的把责任推卸在培训时候老师没教上面去,而从不检视自己是否真的可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瑜伽教学者。
举例如果你要上课的主题是“肩颈理疗”,那么在备课时,你需要做:
1、把你所能想到的对肩颈有理疗效果的体式一一列举写下来
2、列出体式后,再把每个体式的要点和功效再次确认
3、找到体式的共同点和衔接点,将体式有序的串联,然后自己去练习一遍,感受是否能够顺畅衔接。
4、串联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加强体式练习度,可设置一个目标体式或者高潮体式,在结束时根据学生练习实际情况去教授分解动作。
5、把需要用辅具的体式勾画下来,进行标注,并且详细的做好辅具使用的示范讲解
6、对于肩颈不好的人,很多体式无法正常完成,纠正手法要备课记录
7、练好引导词,指令的接受对象是所有人,避免针对某一个学生给出纠正指令。避免将某个指令私下传授给某个学生或搞特殊化。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你在说什么,要让每一个人都清清楚楚。
串联编排好体式后,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是时间。串联多少个体式取决于你能讲课的节奏和把控,尽可能的多串联几个,以做不时之需。
一节优质舒服的瑜伽课,体式编排是重要一环,再者就是课堂节奏的把控,首先在上课前就让学生准备好要使用的辅具,其次上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呼吸,适当的停下来放松休息,这个在串联体式的时候要注意到,比如:婴儿式,大拜式,仰卧山式都是可放松的体式。
每个体式的指令引导从粗糙到精致,用会员能听懂的能理解的语言去引导,不要过分展示自己蹦出一堆解剖学词。每个体式保持3—6个呼吸左右,当出现大多数都有做不到位的情况,就需要多一点耐心和细致的讲解,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你的专业和真诚,然后再继续顺承体式练习。
有做不好的学员,要通过引导词去鼓励和认可,让他们卸下做不好和做不了的心理压力,这些细节都是伴随在每一个体式讲解中随机应变的。这也就是意味着要眼看八方,并能一眼一语就掌握课堂气氛。
总结:在一节课的编排上,我们要做到尽然有序,同时把控课堂节奏,兼顾新老会员的练习。愿你的教学顺利,每节课都能给会员耳目一新的感觉,告别常年只有1—2套体式编排可上课的尴尬,突破自己的排课瓶颈。
编排课程的法则:
根据人生轨迹编排
将所有的瑜伽体式按照坐姿、跪姿、站姿、跪姿、坐姿、俯卧、仰卧等进行编排,就像人一生生老病死和生命轨迹,这类编排适合刚毕业的新教练。尽管简单还是建议新教练在代课之前,自己先根据编排练习几遍,确保课程流畅、舒适。
根据脉轮的打开顺序编排
人体有七个脉轮,从下到上依次是海底轮、脐轮、太阳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脉轮的平衡状态对我们的情绪和感觉发挥正面作用,体式的编排可以依据脉轮的打开顺序(一般是从下到上)进行编排,比如:一些开髋,稳定骨盆的体式可以打开海底轮和生殖轮,核心类的练习可以打开腹轮,后弯类可以打开心轮等等。
根据抛物线原理编排
抛物线原理其实很好理解,按照这个原理来进行课程编排就像抛物线一样给课程一个高潮部分,可以是一个高难度体式,也可以是能量比较大的体式,让会员在课程结束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根据体式的难易度编排
这里体式的难易度,是根据普通大众来说的难易度。任何练习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按照体式的难度系数进行编排也是瑜伽体式编排的根据之一。将所有的瑜伽体式,进行一个1-5星级别的难易程度分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细分到10级),然后在一节课堂中,在根据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体式进行组合编排即可。
根据体式的强度编排
你可以将所有的瑜伽体式进行1-5级不同级别强度进行分类,然后再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体式进行组合编排即可。
根据课程主题编排
瑜伽的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练习目的分为不同的主题,如:肩颈专题、腰椎专题、女性调理、减脂塑形、孕期、产后等等,以编排一节肩颈主题为例,必须是要围绕着肩颈主题的瑜伽体式,那么我们可以将与肩颈有关的瑜伽体式进行一个归类,然后在结合方法一(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再进行不同姿势的肩颈主题体式的二次分类,然后再选择组合。
根据体式的强度编排
你可以将所有的瑜伽体式进行1-5级不同级别强度进行分类,然后再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体式进行组合编排即可。
根据课程主题编排
瑜伽的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练习目的分为不同的主题,如:肩颈专题、腰椎专题、女性调理、减脂塑形、孕期、产后等等,以编排一节肩颈主题为例,必须是要围绕着肩颈主题的瑜伽体式,那么我们可以将与肩颈有关的瑜伽体式进行一个归类,然后在结合方法一(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再进行不同姿势的肩颈主题体式的二次分类,然后再选择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