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王东华教授的著作《发现母亲》一书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好的家风是人生至保,不好的家风是人生恶疾。"我深以为然。2017年冬天,婆婆生病住院期间,老公他们姊妹几个分工协作照顾婆婆:他姐姐负责给病人做饭、送饭,他大哥负责白天陪护病人,我和我老公负责晚上陪护。过了一周,老公的嫂子和弟媳妇也主动来承担了一些照顾病人的职责。
我的母亲在世时我每月回家看望她一次,病重时改成了每半月回去一次。父亲患病期间,我和弟弟陪他去省城医院做化疗五次,15年6月底父亲去世前我特意把他接到我家,每天照顾他吃饭、穿衣,上厕所和买药之类。一直到他去世为止。为父亲办丧事那几天,女儿那年高二,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学习非常紧张。她特意请了一天假,从市区赶到县城来送父亲最后一程。当她看到父亲的遗像时,泪流满面,哭到嘴唇发紫,浑身发抖……
前几天女儿要返校了,打算两点半乘飞机出门。中午吃饭时她特意用一个饭盒,给她奶奶(我婆婆)盛了一盒饭。吃完午饭一点钟了,正是午休的时间,我对女儿说:"这会你休息,我去给你奶奶送吧。‘’女儿执意不肯,她说她马上要离开家了,要去看看奶奶,和奶奶待一会。她匆匆穿好衣服,下楼送饭去了。要知道,婆婆离我家足足有一公里路呢。
以上几件事说的就是家风,家风有时无需太多的语言就可以通过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实际行动传承下来,家长不必苦口婆心告诉孩子:我们老了,以后要对我们好一点。也不必在孩子那里说张三家的儿子给父母买了彩电,李四家的女儿给父母打扫了卫生。真的不需要那么啰嗦。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传家宝,一位老人去世后也许不会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但是会把这个家最值钱的精神财富传给下一代,如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善良正直,温良谦让、孝顺爱心……王东华在他的书中还写道:"家风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更为重要……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给孩子上课,对于历史上那些大家庭来说,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付孩子的影响还要大……只要追踪一下他们(历史上宰相队伍里的贤相)的家祖,大多有极好的家风,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遗传,他们不可能一步步登上这样的高位。‘’历史上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迁、魏征、班固等,他们个个都有良好的家风,在良好家风的传承下,他们才一步步登上了高位。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希望找一块墓地。当他与一名风水先生同去选墓地的时候,风水先生指着一处地对他说,这是风水宝地,后世的子孙之中多出贵人。又指着另一处地说:此为绝户地,如果将人葬在此地,不仅世代贫穷,而且还会出现断子绝孙的下场。范仲淹听风水先生说后,对手下人说:我既知这里是绝户地,又岂能让他人葬此地而绝后,并且世代贫穷呢?那将我母亲葬在此地吧。结果范氏不仅没有绝后,相反却人才辈出,当今的著名画家范曾就是他的后裔。
‘’好的家风与坏的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也就是说,从家教好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母亲,较之那些从家教不好的家庭里面走出来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常迥然相异,这是因为孩子之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王东华《发现母亲》赵飞燕的父母是因犯罪被籍没入官府的官奴,生下赵飞燕并未给这个残破没希望的家庭带来任何喜悦,反而是重重烦忧困扰。一贫如洗的生活难以好好养大女婴,反而会加重两人的负担。赵父和赵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赵飞燕抛至野外,听天由命。三天后,赵父没忍心,前往抛弃处,发现女儿并未被狼狐所吃,只是气息奄奄的在那,便动了恻隐之心,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就将女儿带了回来,对于这样的女人,其社会遗传是恶不足道的。因此,当汉成帝迷上她后,她不仅自己曲意逢迎,而且连自己的妹妹也被推荐给老皇帝,最后汉成帝暴毙于赵合德的怀中。为了自己能生下一个皇子,她不爱惜淫乱宫廷,并对那些怀孕的妃嫔置于死地而后快。终于以‘’失妇道,无共养之礼,而有狼虎之毒"而自杀。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愿我们每个父母把优秀的家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承给下一代、下下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