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
作业批改:
1、作业布置要精选,废除“题海战术”, 杜绝随意性作业,减少重复机械和死记硬背的作业,侧重于布置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作业,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布置作业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设计作业要富有针对性,布置作业要有弹性要适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内,绝不能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3、要求每周完成一篇习作,要有指导及修改过程。
4、学生作业要按时上交,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错误作业要及时订正。
5、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及时,尽可能不出错。语文、数学、英语的一般作业应当天批改,第二天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教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结合起来,做到及时、正确,批改作业的符号应规范、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有疑问的打“?”,注上批改日期,批注提倡运用激励性短语加等级。
6、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做好批改记录,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及时反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并对作业本中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讲评,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7、原则上,劳动、品德、社会、科学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8、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
(1)学生作业规范、认真,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
(2)教师批改作业规范,要求科学,严格,评语客观、恰当,且能做到全批、全改、细致、及时。
(3)学生作业错了,能及时认真订正,教师能及时进行复批。
(4)学生爱护作业本,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作业本保持整洁。
9、教导处不定期组织行政或教研组长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结果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
(四)课后教学活动
1、认真撰写教后反思(案例),深入总结教学得失并做好记录。
2、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对少数学困生要热情关怀,耐心帮助,辅导应适时适量。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配合教学经常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4、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不打无准备之仗,平时要经常阅读教学书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改动向,掌握最新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增强教改意识,积极参与改革实践。
5、认真细致指导学生按规定格式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及时批阅,全批全改,讲评有针对性,对于部分学困生应做到面批,善于进行作业情况分析。
6、开展相关活动课程,成立相应的社团,活动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力求活动多样。确定内容、形式、时间等,指定专人负责,并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