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杜牧眼里的扬州,不仅仅是烟花三月的浪漫,还有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一恒独步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尚未展开杜牧眼里的扬州之前,先引用杜牧一首写给友人的诗,这首诗的标题为:“寄扬州韩绰判官”。
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让一座城市鲜活起来
想来这位韩绰是杜牧的好友,这一点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不然,杜牧也不会赋诗一首作为临别赠言。
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秋天时分,他因为友人的离去心里还是充满一点伤感的。
秀美的瘦西湖
只是,这种伤感的情绪对于杜牧来说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他是非常喜欢的,更愿意用一辈子流连期间,尤其是春末之际的扬州,更让杜牧为之陶醉。
在他的心里,更在他的眼里,烟花三月去哪,还能去哪,当然是扬州,也只有去扬州了。
因为,在杜牧看来,扬州的三月(阴历),似乎没有让这位酣睡中的美人从梦中醒来,自是一种清奇和美妙。天气是温润的,大地是浅绿色的。
尤其是瘦西湖的温婉碧波,更透露着丝丝神秘的气息,他真的有点迫不及待,要去探秘,解密了。
此时的杜牧,这个来自北方的看客,对烟雨扬州的爱完全展现出来,于是,天天以影视剧的主角一般闪亮出场了。
二十四桥美景之一
杜牧之所以到了扬州,他可不是如李白那样,有着无数的闲情艳致般的游山玩水,他到扬州,纯属是公务,确切地说是为官。
因为,在公元828年的这一年,杜牧参加殿试被录取,在唐朝时的科举制度,能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考试并且通过,那还用说,自然就有了做官的资本。
因为杜牧手里有了最为过硬的文凭和派司——“钦点进士及第”,那可是天子颁布的,当个官自然不愁。
绝美的景色给了杜牧创作的源泉
于是,在公元833年,杜牧出任地方官的机会来了,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从吏部,如同现在的组织部后备干部档案里看到了杜牧。年龄正好,文章优秀,行文错落有致,字迹工整洒脱,便向吏部表示,杜牧这小子,我要了。
吏部当然也很高兴,为国家推荐人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杜牧喜不自禁的从吏部拿到介绍信后,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淮南节度使府衙所在之地扬州,面见牛僧孺。
牛僧孺从和杜牧的言谈举止里,看到杜牧气宇轩昂,是个可造之材。当然非常喜欢,当即授予杜牧推官一职,干了一段时间,牛僧孺听到许多人对杜牧的评价较好,又升任杜牧为掌书记,类似于现在在办公厅这样的部门工作。
二十四桥美景之二
唐朝时期的掌书记专门负责节度使府和首都长安,以及属下州县的公文往来。自此,杜牧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整整两年。
处理公文,包括撰写报告、总结材料之类的文案,对于杜牧这样顶级的大文豪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闲来无事,肯定是除了写写材料之外,没什么其他事情找杜牧来处理和协调的。
工作轻松了,当然要打发太多的空闲时间,怎么办呢。这对于杜牧来说简直是太好办了。
谁不知道扬州在中唐以前就很不错,特别是隋炀帝不惜冒着人头移位的危险,修了条大运河,使本来就是交通枢纽之地的扬州,更是如虎添翼一般繁华的不要不要的。
二十四桥美景之三
生于公元803年的杜牧,到扬州这个地界时,也刚刚只有30周岁,正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年华。
扬州的美景,再加上扬州的美人作为点缀和装扮,这不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怎能不让杜牧流连忘返,诗兴大发。近乎突口而出的名字叫做“遣怀”的诗,自然就从他睿智的大脑里流露出来,
这首诗就4行28个字,不烦赘述一下:“落魄江湖载酒行,处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诗中的烟雨江南
杜牧这首诗不用说是有感而发的,他来到扬州到这里当差可以说是一件很开森、很开森的事情。
当然,更因为年轻的关系,杜牧很多的时间是在烟花柳巷里度过的,这首诗也是记述了他在那里及时行乐的一个场景。
虽然,公元833年的唐朝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了,但是,表面上还是非常强大,特别是扬州得益于隋炀帝已经把大运河修好了。
扬州,不容置疑的成为沟通中国南北的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使本来已经极为发达的城市,到了中唐更为瞩目。
杜牧到扬州来当的这个掌书记官,关键的不是重要岗位,闲暇时间多,闲暇时间多了,又处于青春年华,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事情了。
扬州主城区之一
谁不知道唐朝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的一个朝代,处于南北交汇之地的扬州,又是水陆相聚的连接点,国内国外的商贾,以及文化使者带来各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事物,更让杜牧在下班后,沉醉其间。
一首“叹花,怅诗”又从他的笔下跃然纸上“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在扬州的杜牧创作了无数首让我们吟诵的好诗,扬州这座城市,更是深深的印在了杜牧的脑海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特别是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行吟中的杜牧
让游人只要去扬州,自然就会要去扬州去寻访二十四桥这个去处,并且尽可能的在月明星稀的春天的夜晚,徜徉在这座桥的周围,去深刻体会一番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意境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