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网易蜗牛读书」写书评功能点分析
所属课程:产品经理P1系列课程
体验「网易蜗牛读书」写书评的功能
假如你是微信读书的产品实习生,现在boss希望你对此做认真分析:
1.简要说明「写书评」这个板块是做什么的;并适当结合业务,分析蜗牛读书为什么要做这个板块。
2.分析「写书评」功能的业务逻辑
3.给出你的结论
tips:
1.写书评的常规入口有:领读,我的,阅读兑换时长界面
2.需要深入体验才会有的入口:读完书之后
=======================
注意
1.6.0 版本更新中,产品对阅读入口进行了调整。新的入口为:
1.写书评的常规入口有:领读,我的,书籍详情页“推荐”模块下方的「我要写书评」文本框
2.需要深入体验才会有的入口:书籍阅读过程中,点击右上角“菜单”,弹出的窗口中
我们在题目描述中同时保留新-老入口,供使用不同版本的同学参考;同时,二者的变化,也可作为你分析的依据。
版本:「网易蜗牛读书」1.7.4 「微信读书」3.1.4(内测版,可以举报恶意用户)
手机系统 :iOS12
调研目的
体验并分析网易蜗牛读书APP中写书评这个功能并判断其功能点是否值得微信读书学习和借鉴。
产品定位及亮点
网易蜗牛读书是2017年2月28日上线的一款移动阅读APP,slogan是每天畅读一小时。
每天免费一小时:每天送你一小时,本本精品,只卖时间;
创新共度模式:组队读书收获更多;
专家领读:优质领读文章,读书人的精彩书评在这里;
问答专区:书籍问答专区,你问我答碰撞真知灼见;
从产品设计来看,领读和写书评是网易蜗牛读书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
写书评功能用户及场景分析
查询艾瑞APP指数得到,网易蜗牛读书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35岁以下,女性居多。
写书评功能的主要参与者为写书评的人、看书评的人以及运营人员,其中写书评的人又包括普通用户和KOL,对写书评功能进行用户-场景-需求分析,展开得到如下思维导图。
「网易蜗牛读书」写书评功能的用户-场景
关于蜗牛读书做写书评功能的原因,首先从三大类目标用户的角度分析,看书评的人不知道要看什么书或者不知道某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写书评的人希望看完之后可以沉淀内容、记录感受以及分享,而写书评KOL则希望发布书评动态带领他人读书,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和自我品牌的建立;其次从蜗牛读书平台的角度来看,运营人员需要做“促活”和“留存”,因此写书评是一个从最基本的读书功能衍生出来的、可以借助它来实现运营目的的功能。
写书评功能的底层业务逻辑
体验了产品之后,发现它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找书、读书、写书评、分享来展开,在强化阅读体验的同时加入了社交元素,通过写书评这样一个功能将领读人、书以及普通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网易蜗牛读书」写书评功能业务逻辑图
体验产品之后共有5个入口可以触达写书评功能,整理如下。
入口1:领读-写书评
这个入口是最快可以到达写书评页面的,方便领读人直接进入写书评的功能,满足内容编辑、分享的需求。
入口2:我-我的书评-写书评
这个页面主要是对用户所有收藏以及发布过的书评进行展示,方便用户整体查看、整理、编辑已发表的书评,也可以点击右上角进入写书评。
入口3:书籍详情页
在领读人的书单点开一本书的详情,或者在分类里搜索之后打开一本书的详情,下拉之后会看到写书评输入框,可以方便用户有目的地对某书编辑书评。
入口4:阅读过程中-点击屏幕中心-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写书评
阅读中也可以进入写书评页面,方便用户随时记录读书的感悟。
入口5:书籍阅读完成页
输入框的文案为“阅读此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目的是让用户及时沉淀书籍内容,方便日后咀嚼回味。
从更新之后写书评的入口调整来看,1.6.0版本增加了两个入口,一个常规--从书籍详情页下方文本框直接点击跳转,另一个是深度入口--阅读过程中点击右上角,入口更多样,且调起难度降低,可见蜗牛读书对于写书评功能的重视程度,运营者希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更方便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刺激UGC内容的产出,沉淀优质书评,同时帮助读者更有深度有效率地阅读,获取更多的时长,更大程度的让用户留在平台上,也使得领读人、运营者和普通用户三者紧密相连。
网易蜗牛读书和微信读书关于写书评功能的对比
「网易蜗牛读书」和「微信读书」关于书评功能的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网易蜗牛读书」写书评功能更强大一些,还支持PC端同步编辑发布,并且可插入图片、批注,书评编辑过程中退出可以保留草稿(但草稿无法删除,只有发布后可以删除),书评发布之后也可以再次修改,这使书评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些。同时,点赞、转发、评论、收藏等功能还能促进用户互动和社区活跃,可见写书评是「网易蜗牛读书」的核心功能,并且重点在于书评的质量,也体现了产品理念“致力于为热爱阅读的用户提供沉浸、简洁的电子阅读体验,并希望与用户一起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移动阅读社区,满足不同阅读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微信读书」写书评功能只提供最基本的文字编辑功能,同时也提供点赞、转发、评论、转推的功能。「微信读书」背靠微信关系链,从产品介绍可以看出它的核心在于社交,了解微信好友最近在读什么书、发表了什么想法,这些内容汇聚在“想法”页,比较零散而且普遍质量不高,能帮助你加深对微信好友的认知,可以说是朋友圈的延伸。
结论
综上,个人认为「微信读书」可以借鉴「网易蜗牛读书」对于书评编辑方面的一些功能来让“想法”更丰富和有趣,但不适合照搬。
从产品定位来说,「网易蜗牛读书」旨在提供沉浸式的深度阅读体验,而「微信读书」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动态仅限于好友浏览。
从目前已有的功能来说,「微信读书」完全可以满足用户读书时随时记录想法的需求,也达到了「微信」以外的社交延伸。
从用户需求角度来看,「网易蜗牛读书」基于给用户深度阅读体验的定位,用领读和写书评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选书难的问题,「微信读书」目前在“想法”页上方引入了一些公众号的内容,但与读书无关,也无法解决用户找书、看什么书的问题,建议引入一些KOL来帮助用户做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