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出现在法庭上,审判官对我说:这一年已经过去,我宣判你的业绩无效……你可以提出异议,但一般说来,反对无效……
我惊出一身汗,不由得回想这一年的收获,一年到头很容易看出挣了多少钱,比上一年多还是少?是虚度光阴还是有所作为,年底是检验一年成果的最好时间。
这让我反思,一年的所作所为,当最终要画上句号,扪心自问,内心是很清楚的,无效,是个很冷酷的结果,是对一年工作的最大否定。同样的工作一年,有人成绩出色,凭先进拿奖金,有人成绩平平,没做出贡献,可有可无。
对一年的价值,通过有效和无效,这样一个概念去评判,我觉得虽然简单粗暴却又能毫不留情的揭开这一年的真实面纱。
曾有过这样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再多的道理,如果不能有效的经营好人生,一年一年的都上一个台阶,这些道理就是无效的,因为任何道理都有特定的环境背景,很少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生搬硬套总是难得成就,活灵活现变化通达才是王道。
有效和无效就是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思考这两个概念,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沉没成本,不再硬着头皮死撑到底,就像咬到饵食的小鱼,不甘心到口的事物,一心要争抢过来却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无效的具体体现,就像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中所提到的:无效就是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心急火燎的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避免做无效的事,选择做有效的事,进而去做高效的事,这才是创造价值的真谛。
无效带来零甚至是负面价值,而有效带来的是附加值,高效则带来的是最大化的价值。
无效的人生虽忙忙碌碌却也平平庸庸,有效的人生体现价值展现自我,高效的人生释放价值成就自我。
无效的事情在工作生活中非常之多,所以大多时候,不会用心去辨别,也懒得花费精力去分析思考,所以无效的东西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进而吞噬掉我们的生命力。
我们有了摆脱无效事情的想法后,要走出无效的困局,依然面临一个困难,这就是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的有名实验:
科学家把5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再挂上一串香蕉,当猴子们拿香蕉的时候,就用水枪呲它们。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拿香蕉。
后来,放出一只猴子,又放了一只新猴子进笼子里替换,当它伸手够香蕉的时候,就会被原来的猴子阻挡,甚至会被暴揍一顿,直到新猴子也不敢拿香蕉了。
后来,笼子里的5只猴子都已经替换完了,“不能拿香蕉的制度”却沿袭下来。
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路径依赖的关键就是自我强化性,它在特定的情景下反复习得而固化下来,一般来说是行得通的,但离开了这个情景,有效还是无效就很难说了。
路径依赖性让我们保持陈旧的习惯和思考方式,哪怕当环境变化时,因为没有发展出新的模式,只能依赖于固守的一套。
有效和无效才是判断事情的成败关键,而不是自己习以为常的路径依赖。
这很痛苦,因为这种选择必将到来,它不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意志而改变,恰恰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自我否定,那就像杀死了自己一次。
所以,象征性的每天反思,按部就班的规划好每天的事情,看似挺充实,但往往于事无补,并不会真的有助意。这是给自己营造了一种假象,努力勤奋的假象,却不肯眼光看长远看透彻,水中月镜中花,总归要破灭掉,无效的结局,总会如同退潮般,露出赤裸裸的身体,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无效就是这样刺眼残酷,在同事朋友中会事倍功半,在职场上会惨遭淘汰,在战场上会被消灭。
懂得了无效的代价,也就知晓有效的可贵,不再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而是走上一条自我管理提升之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更自在。
有效和无效,我自己也没有具体的判断工具,只能说有限时间里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就是有效工作,对于目标实现无济于事甚至背离目标的则是无效的做法。
有效和无效同样也是长期的,这就是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的长期:能力越强,长期越短。
无效的事情越多,长期越长;有效的事情越多,长期越短。
人的一生,无效会增加人生的蹉跎岁月,甚至会是荒芜的一生;有效则是人生的靓丽色彩,让着一生充满着精彩。
有效和无效是人生质量的试金石,通过这样的简单方法,多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用,避免做无用功,避免资源的浪费,让人生的质量有很大改观,我想这对于未来的人生有很大促进作用,让未来的自己有更多把握命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