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是近十年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年,从小在广西长大,17岁独自转学回广东后,第一次回到广西过年。
18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让我第一次站在我妈的角度理解“远嫁”的心酸,好在现在交通越来越便捷,如果不是春运这个特殊时期,高铁或飞机还是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螺蛳粉、酸笋鸭脚煲、血肠、油茶......每天都是充满了儿时记忆的美食,我的减肥毅力彻底被瓦解。饭桌上除了好吃的,还有一些长辈的话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姨爹说,不管找男朋友还是找工作眼光要放长远些,光看眼前以后少不了吃亏。又比如大姨说,如果想清楚真的不想结婚可以呀,我们不是反对你的决定,是担心你过了几年又想结的时候错过了还可以挑选的条件。
假期都花在广西,就没时间回家啦,于是安排老妈来深圳一聚。一家人去吃我最爱的海底捞番茄锅,在酒店开着电视聊天到睡着。
虽然年初七就开始上班了,但心仍然是度假的状态,还不愿意从幸福中走出来。昨晚跟好友“随便”组合,吃了热量超级高的部队火锅和辣酱五花肉。用这顿大餐正式告别我的假期,3月除了要好好的运动消食,还要认真的面试找工作。无论什么好吃的,都留到4月见吧。
#七部电影#
《流浪地球》☆☆☆☆
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去电影院成了我必须完成的仪式,今年是小表姐和表妹陪我一起打卡。电影比预期的要好看,再一次证明了我们这家人的泪点有多低,接近片尾的时候同时偷偷擦了几滴泪水。
《谁先爱上我》☆☆☆☆
近期网络上热议的同志电影,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同妻和孩子。很熟悉的台湾小清新表达方式,带点可爱的简笔画和旁白去点缀,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新喜剧之王》☆☆☆
印象最深的台词对白:
“你觉得我有机会吗?”
“你不行,从现在到宇宙爆炸都不行。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那我只能回家种地了。”
“不可以!你不要管我说什么,继续努力吧,你会成功的。”
《飞驰人生》☆☆☆
不知道是不是主演的原因,感受不到一丝韩寒作品的痕迹,就觉得是开心麻花出品。
《廉政风云》☆☆
香港电影的灵魂,每多拍一部就失去一丢丢。
《一吻定情》☆☆
奔着《我的少女时代》制作团队去看的,并不知道故事的原形是《恶作剧之吻》。即使这个故事火到日本、韩国、泰国都在不断翻拍,可我真的不喜欢这对男女主人公的人设。男的很自大,女的是真傻。
《绿皮书》☆☆☆☆
我是在奥斯卡奖项颁布前就在网络上看了这部片,觉得跟很久之前看过的《无法触及》很像,人物肤色对调了而已。在知道得奖之后,突然发觉,近两年各种电影类奖项,总能扯上政治话题。
#七本书#
《刺杀骑士团长》☆☆☆☆
村上春树的文字有种能让我立刻冷静的魔力,像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平静。其实我没有看懂这本书宏观的意义,只是被文字里描述得很细致的生活所吸引。哪怕是从离婚到复婚,这么大的波折都如默剧般隐隐的痛着,等来了稳稳的幸福。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看了超久才看完的一本小说,重点是看完还没啥感受。
《波洛圣诞探案记》☆☆☆☆
在kindle上买了一整套阿加莎克里斯蒂,计划每个月看一本。目前最喜欢的还是停留在《无人生还》,不过这本的结局也达到了令我震惊的效果。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可能是书中列举的案例比较西方,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共鸣。期待下周在心理博物馆能听到我想了解的内容。
《点》☆☆☆☆☆
这是一本十分钟就能读完所有文字的绘本,关于自信和教育。就像我跟很多人提过的那位数学老师,绘本中的美术老师真是太棒了。
《鱼翅与花椒》☆☆☆☆☆
相当正式的美食书,已经深入到食物的由来、人文以及国家历史。作者却是一个英国女人,她独自到四川游学,对川菜从恨到爱,最后还把川菜作为毕业研究课题。就这两天,腾讯卫视有播她和陈晓卿一起录制的节目,等忙完了一定会抽空去看。
《巨婴国》☆☆☆
这也是一本由大量生活案例集结而成的心理学书,而且列举的事件都特别夸张极端。如果生活中遇到,谁都要忍不住感叹一句“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可这些就是真真实实的从报纸和新闻上摘下来的真实事件,厉害的是个别案例你身边还真能遇见。不过这种形式的堆积,让整本书内容变得很散,没法理清一个框架来。
#十幅水彩画#
不解释了,我就是很懒。
3月,一个必须跟找工作的自己说加油的月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