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封信: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孙连城这样的人
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有趣的人物——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他不求升迁,也不贪腐,被作为“懒政”的代表。
这类人在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企中都很常见,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其位不谋其政,凡事一问三不知,被交代任务时不反对却一问三不知,对安排下来的任务敷衍对待,职业上不求发展得过且过。”
吴军把职场人分成四类:
1、高能力,高积极性;
2、高能力,低积极性;
3、低能力,高积极性;
4、低能力,低积极性。
孙连城这样的人一般都是第二类。而大部分职场新人,属于第三类。但一些制度和环境不是很合理的公司,这第三类人也会演变成第二类甚至是第四类。
我曾在私企实习过,后来一直在国企工作。我就我自身以及周边的同事来说说这职场新人是如何演变的。
我在私企实习的的时候,公司对于新员工在熟悉了几天工作流程之后就立马开始参与项目了。公司先是安排新人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之后就是独立的子项目,再然后就是一些不重要的小项目。在做项目期间,制作多媒体,汇报等工作都紧跟着项目压在新员工头上。那时候我们的感觉就是忙而充实。经常是晚上九十点钟才下班,然后去吃个夜宵回家,以至于公司楼下卖夜宵的夫妻两都认得我们了。
那段时间每天想的都是工作方面的事情,很多技能也是在那时候学会的。虽然累,每天的状态感觉特别好,对专业、对工作的兴趣都特别浓厚。不只是我,其他新同事也是这样的感觉,解决一项工作难题之后的幸福感不亚于中了一次奖。
后来去了国企上班,公司首先把员工放在基层实习一年。虽然想法是挺好的,为了是让新员工熟悉整个行业的工作流程,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是特别顺畅。实习的新员工并不能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完成整个实习流程。实际情况是,由于新员工自己的部门没发考核,实习的部门又没有去管,结果导致新员工在工作的第一年就几乎放任自流了。
等实习结束后回新单位了,我们自然是抱着极其饱满的工作热情想投入到工作中去,毕竟这才是今后真正的归属地。然而事实是,从基础工作干起,这些工作还和之前在私企时候的基础工作不同,原来好歹也是跟项目相关,而这边却是千篇一律的所谓的打杂。每个单位新员工都有这个过程,能理解。只不过在我们这样公司里,新员工的成长周期太长了。基本上四五年里,新员工只能是参与一些最基本的工作,没有独立的项目让新员工参与,汇报也轮不上新员工。我认为员工只有在工作担子下才成长的快,但我们这种公司新员工很少有独立的担子可挑,就像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只是重复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和他们的不同是,我们的劳动强度没他们大而已。
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同事自身成长的很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律,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够主动,能够主动承担分外的工作。但这样的员工毕竟是少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够自律的。因此在这样的体制内,对于大多数新员工来说成长较慢,长期的不饱和工作量,会让新员工慢慢懈怠,能力没上去,积极性却降低了。成为了低能力,低积极性的第四类员工了。
我结合我自己的情况说了这些,当然会不太客观,毕竟只是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我想表达的是相对来说,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员工成长机制,能够促进员工成为高能力,高积极性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