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下过一点象征性的雪,就是山上草坡上给染了一层白。经历几个暖冬的孩子们,就为这点雪纷纷起早上山去滑雪橇,因为薄雪到中午就化。
2月7日开始,被千呼万唤的大雪,来了。
风大,雪粉在风中飞舞着,打着旋,再落下来覆盖一切。地上已经落下的那些雪粉,还被风催赶着满地跑——这场景怎么看怎么像沙尘暴。这雪的好处是让房子比较安全,房顶的雪堆积不厚。加上欧洲的民房屋顶都比较尖,就是防止积雪压垮屋顶的。坏处是让走路特艰难,天上的雪加上房顶吹落的雪,让路边的积雪特别深,可以没到小腿肚。就欺负我去年对暖冬趋势的误判,刚扔了雪地靴。
绿化带都成了圆乎乎的小白丘;大马路一马平川。看过去,几乎有在大海落潮时,行进在浅滩上的那种感觉。
这时候出啥门啊?没办法,想吃面包嘛。大路上,白雪把人行道边缘都盖没了, 完全看不到地上的任何标志,开去对面了也不会知道。但还能慢速的正常行驶。到离家还有约一公里路程时,得转小路。我看着小路,那是洁白平坦的一片啊,但忘记了去想人行道去哪里了,就毫不犹豫地往里开。车一扑哧,陷在雪里了。怎么开足马力,它也就怪叫几声,不动弹。
车上有啥工具?就是刮冰的小刮板,和走山路回来刷鞋泥用的小扫把。
倒还推得开车门,可下车后,一脚就陷在雪里了,想不到这么点时间这里积雪已经这么厚了,这雪很松软,甚至有点虚无,是可以让人连踹带扫地开路的那一款。我就用这两招扫出了车前的雪。可,车还是开不动。那就再开出车后的雪道,准备撤退回大路吧。一番努力后,车连连怪叫,还是不动。而且一转身的当口,新雪又覆盖了我在前轮刚开辟出来的路。
今天叫警察,叫保险公司都很难,咱陷落在小路入口处的路中央,一夫当关,万车莫开,兼当了【此处危险】的警告标牌。
一小时后雪势稍弱,勉强将车停在了路边。
2月8日
下午雪停了,趁天还亮,踏雪去看看停车处,看能不能在车周围挖出通道,只要开上大路,注意慢行,开车倒是可以的。可惜,那一处的居民清扫房前过道时,把积雪堆到路沿上,停在路沿的车被埋得更深了,加上新覆盖的雪在上下左右压着,呈密封状态了。
电台那家伙怎么说的?“想开个道儿把车开出去,你得先找得到你的车!”
而且根本不知道这挖出来的雪还能堆去哪里,总不能堆人家门口吧?
这几天安步当车。我穿着滑雪裤和登山鞋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几公里的路能走得一身汗,回家时,感到有当年滑雪后的全身疲乏症。我去德国南方滑雪还是在读书时代,住在好看的旅馆里根本是浪费,那时我才不到30岁还是刚30岁吧,每天滑雪就几个小时,可体力付出真大,等回旅馆时,别说享受什么游泳桑拿了,根本连吃饭洗澡的力气都没了。
德国气象部门说,随着全球暖化,极端气候以后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德国现在是颠倒的,北方沿海本来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应当是无雪的,现在持续大雪,岛上居民的日供是要飞机接济的。而南方山区原来是滑雪胜地,现在正在发大水,淹没街道和民宅。我们这里在南北交界处,结合了南北的优势,前一阵阴雨不断,现在飞雪莽莽,气温持续零下两位数。不过干冷是真的不冷,所有水分都凝结成雪粉落下来了。感觉清爽宜人。什么时候觉得冷呢?昨天把车从雪堆里弄出来时,牛仔裤的裤腿沾上了积雪,又在鞋子里化了,手套也因为没及时拍掉雪粉,受热化成水沁湿了,那一下子真冷啊。所以我今天穿滑雪装束了。
9日
我们这里停止下雪了。气温还在零下十度,积雪被踩硬了,行走不会陷入雪坑了,但汽车还是“挖”不出来。本周公交车全部瘫痪,但小桑同学还是邀请外出散步。调整心态,接受【冬天步行特减肥论】,走着!现在日照时间正在变长,天色由黑变亮,甚至有了一丝阳光,但雪景已经不如初雪时那么壮丽了,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今天如果想去把车挖出来,也是可行的了。不过我好像已经喜欢上了走路。今天走了一万八千步。心里想,倒是应当到微信里去炫耀一下啊。
11日
今天是中国的除夕,和大少两人在家折腾了几个菜,当年夜饭。其中一个是我小时候常吃,现在在中国也大概不常做了的菜,不知道叫什么,蹄胖汤或者老鸭汤的底料,加竹笋、蛋饺、粉丝、肉皮、鱼丸肉丸等炖的【鸡尾酒】汤,就是一层一层都不一样的,用直筒大砂锅端上桌,当最后一道年夜饭的压轴戏。年夜饭记忆里,到上这个砂锅时,客人基本都已经吃饱了,主人得劝大家吃,告诉大家下面有惊喜。今天我就做这菜,因为在亚超发现了冰冻竹笋(或者冬笋)。肉皮虽有,但我不爱吃,所以不用,替代它的是四个糯米肉汤团,哈哈,拍拍自己的肩膀:好吃!
还有就是白菜炒韩国年糕,栗子烧鸡,两条鱼。这些菜已经吃不完了,我还用酒腌制了猪爪,凉拌了鸡胗。这两个凉菜明天再享用吧,今天实在没干劲了。
我教外国人中文时,免不了介绍中国人特别看重的年夜饭,菜目其实各家不同,各地不同。就是这道砂锅菜,各家也是不一样的。虎总说:你那个可称【什锦砂锅】,最后的汤是最可贵的。上海人用粉丝代替面饭类下到锅里,日本这里则是加入乌冬面或细面条。除了营养合理,令胃袋舒服,还有着大富大贵和吃剩有余的寓意。福建人用各种海鲜烹烩的【什锦砂锅】就叫“佛跳墙”,苏州人家传统的年夜饭砂锅叫做【三品锅】。那是用整只蹄膀,整只母鸡,还有火腿,加上冬笋之类一起炖出来的。
“我记忆里的年夜饭,还夹杂着烧煤炉的那股炭火气,……。”我对大少说。
12日
今天出了大太阳,早上就觉得特别清爽舒服,白雪映着蓝天,没有更好看的颜色了。天气预报说雪是停了,但夜间温度还是很低。我担心着白天里日晒化雪,晚上又结冰,这样就要用镐头去敲了。刻不容缓,中午必须去“挖车”。
我翻腾出兔子小时候挖游戏沙坑时使用的长柄铲子(红色),加上一个买来就不合使用,一直闲置在地窖的塑料置物框(鲜蓝色),映衬着头上的蓝天、脚下的白雪,在大年初一的美好时光里,扛着一个提着一个,色彩鲜艳地出征了。
沿街很多被雪埋的车辆,都挖出一条一条槽,开走了,开槽挖出来的积雪堆在路边,和人行道上挖的雪一起,构成壕沟,俨然“掩体工事”一般。我们是最晚开始“挖车”的,到了那个停车的地方,发现那里有两座小山。一座在车头,一座在车尾。【车尾山】比【车头山】低些。
真不愧是我,在这种应当仰天长叹的时刻,我想起了太行山和王屋山。“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这鼓励着我马上动手,一铁锨一铁锨地挖,“车尾山”比较低,到我肩膀的高度,我要挖掉它的一小部分以便车子退出来,这也是【愚公移山】——当然没那么严重,因为到现在,积雪还是松垮垮的。挖出来的雪,在路边的一处公共花园里又建起了一座小山丘,还把【车头山】、【车尾山】各自加高了一点。
历时三个多小时,和随后赶来的大少一起,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将车挖出来了。
不敢停靠自家门前,因为那小路至今还没有铲雪车来清扫过,人行道全是“掩体工事”,小路中央原本是双行道,现如今是“双轨道”(被车轮压出来的)。就是说如果自己不开挖,那路况就是既不能掉头,也不能斜行着靠边的状态。此时我早已经饥火中烧,非常想念昨晚的剩菜,不想再当愚公了。于是燃放了半小时的废气,把车停靠到公共停车场(P+R)。心里指望着周末时,德国的扫雪车喘过气来了,能来清扫咱家小巷里的“掩体工事”和“双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