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听到有朋友说心里很矛盾,大多数是工作方面或育子方面的矛盾,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说的是矛盾,但是题目却想定成平衡,因为,要打破矛盾,必须要找到平衡点。
想想之前自己有过的许多矛盾,比如说,想对爱人发脾气,可又怕发出去之后她会生气,或不理我,忍不住。发了一次脾气吧,又觉得,自己很无聊,这样做没有用。想管教孩子,可又怕对他造成伤害,不管吧,养不教父之过,肯定也是不行的。想把工作干得很漂亮,可是又怕同事或家人们说我神经病,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可是又害怕改变,前一段时间通过一些学习,要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表达自己隐藏了这么多年的爱,可是有说不出口,还有时候,甚至想找一个人来拯救我,就是那种超力量来拯救我,可是,我知道,这不现实。
2011年,我决定选个宗教信仰,是信基督呢还是信佛呢?身边也有朋友信佛,所以我决定信佛吧!于是就奇迹般的,有朋友加我的QQ,就是明和老师,我到现在也不认识他,当时就是偶尔说说自己的困惑,他会给我有回复,并且呢我会看他的空间,那里有很多佛教的理念,我就看看,理解理解,在生活中用用,让自己好一些,可是会产生新的矛盾,比如说,想和别人交流一些想法和困惑,自己又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是怕别人批评我,或者是说出我不想听的评价。用佛的理念在生活中去和别人接触,他们会觉得我好欺负,自然心里也不舒服,亲密关系之间呢,有时候处处让步,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对方就是不理解不领情,自己还是会很矛盾,很痛苦。
2014年初,接触心理学,又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另一片天地,后来的咨询师方向的学习,让我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知道人与人是不同的,对人性有所理解,此时,对现在的教育又有了许多的矛盾和困惑,因为觉得它不太符合人性,很多时候,教育只做的是表面文章,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并不是真正的从师生成长的角度去搞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味的要成绩,成绩只是能力的一部分,可是过分夸大或者强调了这一部分,势必会对其他部分造成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各种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感觉力不从心。另外呢,这些素养,也不是从成绩上就能看得出来的,所以就觉得很矛盾。
就在2017年前后,突然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也算是顿悟。因为这些矛盾是我自己没有找到平衡点,说起这个平衡点,如果非要用文字表达的话,那就是看本质。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并且这两面性又是在不断变化的,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事物都是矛盾的,但他们却是这一个事物的两面,他们融为一体,又不断变化,正所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可以变成反常,善良卡在变成邪恶。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要管教孩子,本来是正常的,可是方法不对就会变成反常,孩子做错题了吧?遇到不会的题了吧,都很正常,可是,我们会训斥她,我们会给他讲,一遍两遍,次数多了,我们就不耐烦了,就会训斥孩子,越训他越不会,越不会我们就着急,着急会生气,甚至还会拳打脚踢,其实事情过去之后,你想一想,你这是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不就是把正常变成反常了吗?还有类似的事情,比如说,孩子来到学校学习,需要有成绩来衡量他们学的好坏,可是呢,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太重视成绩,反而本末倒置,这对孩子来说,就成了灾难,98分还不满意,99分也不满意,必须考到100分才算可以,这不是把正常变成反常了吗?什么叫,善复为妖呢,善良怎么可以变成邪恶呢?古时候有一句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原本看他可怜给他一斗米,这个时候,他会感恩,那么如果你给了他一石米,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所以叫一石米养个仇人,这不是善良变成邪恶了吗?还有一些人做好事,他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功德,这里有个小故事,就是禅宗的始祖达摩,到中国以后遇到了梁武帝,梁武帝就问达摩说,你看我修建这么多的庙宇,接济了这么多百姓,我是不是很有功德呀?达摩说,没有功德,因为你他,修建庙宇,接济穷人,主要是想炫耀自己的好事,并不是真正的发心,为了劳苦大众,这就叫做善良可以变成邪恶。再说说我们关心家人吧!本来是好事吧,可是,这种关心会变成要求,你们都得听我的,因为我是为你们好,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会觉得很伤心,这对方也会觉得有一种压迫感,这不是也是把好事变成坏事了吗?
这一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平衡点,今天,我要说的这个平衡点,并不是说一个固定的点,离中心3.2厘米处,而是每次要拿自己的心去衡量,这就是不忘初心,遇到任何的事情,我们都要想你做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我学心理学,原本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好一些,让家庭生活更美满,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贪念啊,这是佛教里面说的贪念,就会选择不当,造成了一些家庭的矛盾,现在就不会这么做了。还有我们教育孩子初心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他将来长大了更好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可是呢,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背道而驰,让孩子感受不到爱,比如说训他。还有比如说出去工作,我们出去工作的初心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想一想,想好了之后,你就有更明确的目标,而不至于动不动拿辞职来说事,说辞职吧,你为什么要辞职呢?是不满意这个工作,还是不满意人际关系,还是不想让自己太累?那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呢,你在找个工作,就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吗?不知道。再比如说离婚,有些朋友会经常说到离婚,哎呀,过不成了,那为什么会离婚?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是因为有事吵架生气了,这些都要考虑好,因为一时的冲动,你离婚了,你再找的人,难道就一定会比这个好吗?就一定会幸福吗?如果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再找的人,也不一定能让你得到幸福。
那么就回到最初我说的那些矛盾,相对爱人发脾气,我就在想,我的本意是想,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吗?那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用吵架,那如果是仅仅用来发泄情绪,如果是每次都这样发泄情绪,那我的心理年龄有多大呢?是一个成人的处事方式吗?想管教孩子刚才说过了,不再赘述,想把工作干好,带你干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得到领导的夸奖吗?为了让别人看到你工作的很好吗?不是的。我觉得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所以我明白了我自己工作的目的,我就不会轻易谈到辞职。想让自己变好的目的又是什么?动力又是什么呢?就是想让家庭更幸福,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的本意,那么如果给他发生冲突的话,我就可以自由的选择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猴子想变成人,他知道,变成人必须要砍掉尾巴,在动手之前有三个问题把他困住了,一,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这预示着改变肯定会,很痛苦,第二,砍了之后能不能保持灵活性,这预示着改变肯定会有风险,我们对于未知事件的焦虑。第三,活了这么久,一直都和他在一起,我不忍心抛弃,这个是从情感上来说,改变的话,情感上难以。
亲爱的朋友,假如你是这只猴子,你会怎么样选择呢?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再见!
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