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又名映山红。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而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
唐代是中国美学艺术不可忽视的一个巅峰,著名诗人白居易偏爱杜鹃,曾用浓墨重彩留下了自己和杜鹃种植的种种事宜,也有寄情于物的思恋感情,“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甚至连自己第一次移植失败和后来的养护成功都留下了诗篇,写下“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后来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豆豆前几天在听天空历险记,看着杜鹃花他说:故事里有一只大杜鹃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别的鸟巢里。这个杜鹃和鸟又什么关系呢?
「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日夜哀鸣而咯血,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一起查阅杜鹃鸟的知识,发现它们其实过的都是寄生虫般的生活。自己从来也不建造巢穴,在繁殖的季节就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而杜鹃鸟一旦孵化之后,由于它们的幼鸟体格比较大孵化比较快,就会偷偷的将养父母的孩子或者卵推出巢穴,从而独占养父母的宠爱。也正是因为这样。杜鹃鸟的生存能力很强。
正当我已经有了一些对杜鹃鸟的偏见,豆豆却说:杜鹃鸟把孩子送到别的鸟巢不是因为它不喜欢她的孩子,是它的习惯而已。生命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存,也许它们只不过在保障自己的生活权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