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午饭后,又一次帮女儿洗头,我们其乐融融。
其实,女儿早已会自己洗头,却经常央求我帮她洗。有时,我故意不马上答应,她就故做可爱状,和我撒娇。我们俩心里都知道,已把洗头看作情感交流的一部分,我们都喜欢那种温暖的感觉和温馨的氛围。
可今天,我突然说:“宝贝,以后每次洗头,你都和我说一个秘密吧?”
“什么秘密?” 女儿吃惊的问。
“你觉得是秘密的秘密。”我回答。
然后,我又问: “你有秘密吗?”
“那我每次为了洗头,都得想个秘密啦!” 女儿没有回答我,而是自然自语道,说完笑了起来。
“是呀,你为了让妈妈洗头,得找很多秘密出来。”我也笑着回应。
“没有秘密,还得编个秘密。”
“是呀,我知道,你没有秘密了,听着你说的‘秘密’,还得想这是真的吗?”
“哈哈,哈哈....” 我们一起笑出了声。
因为,我们俩都感觉到了,如果这样,一定出了问题,事情变得滑稽,已偏离我们的初心和动机。
所以,对话在笑声中终止,并没有去实行。
否则,最终可能是这样的结局:实在没有“秘密”可编了,孩子就会觉得说秘密太无聊,或者太烦人,就不想让我再给她洗头,也破坏了原来洗头的美好温馨的画面。而我想知道秘密的目的,也没有真正达到。
-2-
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意识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孩子很喜欢跳舞,上了舞蹈班。家长希望能孩子努力地练习,就承诺:每次跳舞结束,妈妈都奖励喜欢的东西。所以,逐渐地,孩子变成为了要喜欢的东西去练习舞蹈,而忘记了自己最初是喜欢舞蹈的。
比如,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承诺:孩子要是成绩考多少分以上,就带孩子出去玩,或者旅游等等。孩子本来对学习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却变成完全为了要出去玩,而努力学习。如果家长没有兑现承诺,孩子就用不好好学习来回报父母。
再比如,幼儿园或者学校里经常给孩子贴星,用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然后,凭借积攒星星的数量兑换礼物。所以,逐渐地,孩子就是为了要礼物而表现好,当礼物不吸引人时,孩子就失去了表现好的动力。
有的家长说,这没什么错呀,我们在工作中, 业绩好了还有奖励呢,我们不是会为更好的业绩,更好的奖励而努力工作吗?
如果工作目的是用劳动换取报酬,那么,付出更多,取得更好的业绩,就有更多的奖励,这是对付出的劳动成正比的回报,奖励就会起作用。
而有些人,喜欢做公益事业,不求物质回报,只求内心的一份满足,这时候,给报酬反而是一种伤害。
-3-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一个经典故事,源于“认知不协调”理论。
有一群孩子总是跑到一个犹太人开的裁缝店门口,大喊:“犹太人!犹太人!” 想把犹太裁缝赶出这里。
裁缝后来想到一个好办法。当孩子再来时,他就给大声叫喊的孩子们每人1毛钱,并表示很开心孩子们这么做。
孩子们受到鼓励,第二天又高兴地来了。这次,裁缝给每个人5分钱,并表示没有那么多钱,只能给这么多。孩子们觉得有点少 ,但也接受了。
第三天再来时,裁缝只给每个人1分钱,这时孩子们不愿意了,说太少。裁缝表示只有这么多,请孩子们自己选择:接受1分钱,或者以后都不要再来了。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孩子都嫌1分钱太少,决定不再来了。
“认知不协调”理论如何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呢?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想要减少或者避免行为与心理上的不一致。
具体来看,当裁缝给大声叫喊的孩子们每人1毛钱,并表示孩子们这么做,他很开心时,这就巧妙地改变了孩子们的动机,由最初想让裁缝离开,变成了金钱奖励(因为钱而逗裁缝开心)。或者可以说,当钱足够多时,只有改变了动机,才能避免行为和心理不一致。
当裁缝宣布,如果嫌钱太少,他就不付了,这时他成功地让孩子们感知到行为与心理上不一致,没有钱还免费让裁缝开心吗?当然不会了,所以不做了。更进一步,回到最初的动机,为了让裁缝离开,才来喊的,可是不仅不能让裁缝离开,还能让他开心,为什么还来呢?
所以,有时,我们就是不自觉地促发了孩子的“认知不协调”,改变了孩子的初心或动机。
-4-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把事情想得简单点,不忘初心,知道做每件事真正的出发点,避免过度的外在奖励弱化内在的动力。
我和孩子都喜欢洗头时,温暖的感觉和温馨的氛围,那就多洗几次,享受这个过程就好。至于什么秘密不秘密的,我们可以在其他时间,想聊聊心事的时候,好好去聊。
孩子喜欢跳舞,我们就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和展示,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跳舞的快乐。而其他喜欢的东西,如果是必需品,无条件的给孩子提供,如果是孩子想要的新奇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列入愿望清单,在节日时送给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劳动获得报酬的方式,自己赚钱获得。总之,这与跳舞无关。
而孩子学习知识,事实上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内在需要。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会自发地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3-6岁,多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多让孩子亲身体验。
看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和3岁的孩子在家里玩找各种声音的游戏,孩子的发现远远超出大人的期望。
3岁小朋友的回答:放屁的声音;冲马桶的声音;吃东西的声音;打哈欠的声音;咳嗽的声音;小BB人哭声;鼓掌的声音;喝牛奶的声音;剥栗子的声音;用打气筒的声音;拉臭臭使劲的声音......
这正是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孩子自己的好奇心,让孩子主动观察和学习。
6-9岁,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老师,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刚上一年级,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经常说不想去上学,不想写作业,因为孩子觉得这一切太无聊了,孩子更想玩,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如果孩子喜欢去学校,有喜欢的同学一起玩,有喜欢的老师讲有趣的事,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足够的好奇心,当孩子有了正确的行为,老师正确的鼓励与称赞,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保持好奇心,并愿意在学校展示自己,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学。
所以,家长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很重要,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和同学也很重要。
而回家后,写作业的良好习惯,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和养成。首先,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上学后的一个必要的学习过程,是自己必须遵守的规则。其次,让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规则,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比如,老师会在学校批评不写作业的学生,同学也不愿意和不写作业的孩子一起玩。
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写作业的内在动力,而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奖励。
慢慢的,孩子发现,写作业可以让自己更容量记住学习内容,复习和预习也正是利用记忆的规律,让自己学习更轻松。而知识点记得越多,越有成就感,就会更愿意写作业,愿意复习与预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12岁,扩大孩子的阅读量,同时,教会孩子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寻找学习途径。
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就会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
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对某门课程不是很感兴趣,家长要影响孩子对这门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时反而会发现这门课的重要性或乐趣。
如果孩子不喜欢数学,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比如,买东西计算用多少钱,让孩子知道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比如,采用计算点数方式玩扑克牌,让孩子知道数学也可以有趣。
当孩子自己关注更多感兴趣的知识时,我们引导孩子读书,扩大孩子的阅读量,让孩子在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
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出去“看世界”,让孩子在旅行中学习。
这样长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有更明确的自我目标,将来也会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因为,孩子的内在动力很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