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怎么关注地域方面知识,不怎么出远门,不怎么看微博(特别是和菜头的),你未必能理解,我第一次在东北看到“豆腐脑是咸的”时的震惊。
在我的老家云南,豆腐脑是甜的。
除了豆腐脑,我们有很多东西是甜的,或者说可以做成甜的。
比如荷包蛋、比如大米粥、比如面条……
一碗豆腐脑带来的震惊,发生在我17岁的时候,可有多少人在几十岁“被震惊”后才发现“现实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又有多少人在看见后能真正接受的呢?
文化带来的差异,以及人们对待这些差异的态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远的不说,同一个地区,城乡差异、价值观差异,也大得惊人。
我从小生活在镇里,六七岁的时候,爸妈带我去农村亲戚家吃酒席,看见筷子湿漉漉的,自己拿纸巾擦了擦,被爸爸狠狠瞪了一眼——在我看来,感觉不干净了就用纸擦擦天经地义,在爸爸看来,不让主人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堪是天经地义的,尽管我当时是因为爸爸的权威而妥协,但爸爸用他的方式教会了我人际交往的第一课:为他人着想。
看到筷子不太干净擦不擦——这放在城市里应该是一个不用怀疑的问题,放在农村,对于主人和客人来说,却是一家人的脸面问题,有谁说得清,这里的价值取舍谁对谁错?又有谁说得清,在城市里貌似干净的餐具背后,有多少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有多少人,看见和自己认知体系不一样的东西,轻易给人下结论“那个地方落后,那个地方的人不健康、那个地方愚昧、那地方人竟然这样……”
不以自己的认知体系去衡量别人的举动,这是一个成熟世界观应该具备的常识。
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东西,全身启动防卫机制去躲避、去排斥、甚至去攻击,这应该是猿人老祖宗给我们留的基因使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在“安全环境”里。
然而人类要进步,肯定不是靠呆在“安全环境”里的那些人来创造的。
还拿吃的来说,汪曾祺先生说过: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要想活得精彩,还得勇敢打破边界。
敞开胸怀去尊重不同、拥抱差异、最终发现价值,我想,这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真正倡导的精髓所在。
安全环境,多没意思啊,人活一世,精彩一些,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