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听我说,母亲节可能是世上最大的骗局。
比如我,信誓旦旦说要回云南陪妈妈过母亲节,已经在昆明待两天,妈妈出门了我才起床,妈妈睡下了我才回家,妈妈都睡醒一觉了爬起来问我怎么还不睡,我对着电脑屏幕敷衍了一句:您困您先睡,我忙我写文。
不消说,布客公众号的读者里,有猎人的后代、武士的后代、铁匠的后代、商人的后代、戏班子的后代、和尚的后代、纨绔子弟、八旗子弟、大院子弟……有没有谁会说,“我是妈妈的后代”。
妈妈,自古以来作为一种职业从来都是主流,作为一种腔调从来都不远离现实,作为一种信仰从未如今日这般强势。
说其强势也不然,但是大街小巷以及连我自己发的朋友圈里,都充斥着“母亲节快乐”的暗语,跟风过节中我们也开展了花艺班,结果全部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报名参加,不曾想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都拐着妈妈过来参加的,结果一不小心把母亲节过成了儿童节。
掐指一算,今天一定会突然冒出来许许多多孝男子孝女人,不得不有话要说。
二
今人读书,爱用古人劝孝悌之语。上学那些年,课本上宣有“二十四孝,哪一个故事感动了你”的格调。同学们都听得睡着了,表情恬淡、自然,仿佛有人类以来,听到这样的教诲就该像这样睡着。
现在,再加上一个母亲节,各大广告一煽情,众人就潸然泪下,于是愧疚和忏悔油然而生,突然想起来我们对妈妈有太多的亏欠,满屏负罪感的致歉+腻腻呼呼的告白,变成母亲节朋友圈特有的风景线。
事情本不是这样,除了广告中那等我们回家吃饭可怜巴巴的妈妈形象,难道她们不应该自带那牛逼闪闪的光环吗?
三
来来来,母亲节这一天,除了热泪盈眶,除了把爱变成一种负担,除了让这场负债好像永远也不可能偿还得完一样,让我们为那牛逼的母上大人干杯!
我是妈控,“用平常心去搞定这世界上所有不平常的痛苦与幸运”,这也是三十几岁的我从我牛逼闪闪的妈妈身上学到的东西。
妈妈的爱,应该是让我们站起来,活得勇敢而漂亮,而不是把一个幼孩养成一位成年巨婴,光剩下自责和悲伤,只在突然良心发现的时候来一句,“妈,我做的太少,欠你的太多了”。这样的逻辑不值得宣扬。
爱意的表达,应该是幸福的、有希望的、彼此对等的。
四
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一年里选出一天命名为母亲节,变着花样赶大集,本身就是对母亲这个职业的反讽。而爱,最不应该的是把想说的话仅停留在语言上,可以用行动表示一下呀。
例如:经常带妈妈来泡咖啡馆。
啊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