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人多半重视如何选择。但是,选择之后,我们依然需要面临系列的问题。那么,如何应对选择之后的纠结呢?
比如说,张三经过生涯决策平衡单在银行和保险两份职业中最终选择了银行。不过,做了一段时间老是处于纠结中,不断的比较着利弊,尤其羡慕嫉妒保险的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和相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痛苦自不必说,有的时候还影响工作。
其实,"选择后综合征"人皆有之。这是人类"这山望得那山高"、"吃在碗里瞅着锅里的"的典型心理写照。
一、不忘初心。当我们纠结痛苦时,不妨拿出决策平衡单,看看当时挑选银行业的原因。
比如说,看重的是安稳,就明白自己当初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初心,不要不能忘记。忘记了,必然是痛苦。
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的选择看似是为未来着想。但究其实,人既无前后眼的,又只能根据当时掌握的资讯做出抉择。所以,任何的选择只能是为过去和做决策的那个当下负责,而为未来负责只是理想而已。因为未来是不断变换的,是不可预测的,是无数个当下决定的。
或许,这是我们最要接受和改变的观念。倘此,在决策后遇到问题遭遇困顿,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自己,我的决策是基于过去嘛。
当然,反思一下个中得失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码能够为下次决策留下经验教训。
二、勇于担当。既然真实的选择是基于过去的信息做出来的,那么,我们最好的心态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咯。也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有人说了一句粗糙而形象的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她走完。
具体而言,要做好三点:
1.履行职责。担当,对个人而言,就是要把组织交代的任务完成好,把岗位的职责切实履行到位。比如说,既然选择在银行上班,就要把你即使厌弃的填表数钱等单调枯燥的事情做对做好。
2.不懂搞懂。虽然所做为所学专业,但毕竟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遇到不懂的地方在所难免。不懂?!想千方设百计去搞懂就是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错。不过,要当先生,先得做好学生的。此时此刻,善用网络,虚心请教,加强自学,就是当务之急咯。
3.想做就做。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有了好的想法,就要立即付出行动,不要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三、有所创造。任何行业,任何处境,都不是完美无缺、不可改变和一成不变的,都有很多方面亟待解决的。因此,针对自身的问题,业务的不足,我们要有研究的眼光,创新的精神。
比如说,枯燥乏味的工作中如何注入新鲜元素,形式单一的团建里如何灵活丰富多彩,等等,都是可以向保险业学习(如果保险业做的比银行业好的话),加以改进的。纵使你只是个小白,向上级提出可行性建议或者只是改善自己职责范围的细节也是可以的。
退一万步讲,位卑言轻的你,很难做到改变行业或单位,那么你也可以改变自己,丰富自己的。如果理想足够远大,深入行业,成为标杆,日后大权在握,再去改变行业不足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