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年底的时候,央行发布公告称,商业银行应自2020年3月1日起与存量贷款客户正式切换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原则上存量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切换工作要在2020年8月31日前全部完成。
也就是说,最近新办的房贷,基本上都是按照LPR浮动利率来进行了,而去年底之前,办过房贷,且正在还房贷的朋友,在8月31日之前,就要去做这个艰难的决定。
2、问题的焦点在于,未来LPR利率到底是会升还是会降。如果利率会降,肯定要换锚,如果不降反升,那肯定不如写死利率更划算,也更踏实。
LPR利率是5年长期利率,它不光等于房贷,还代表着整个市场的长贷利率水平,所以如果LPR利率利率大幅提升,市场利率也会大幅提升,那么到时候企业融资就更贵了,一般这种情况下只存在于明确的通货膨胀预期之下。
也就是说,等到那时候,房价猛涨,物价涨,股市涨,经济一片繁荣,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所以长期利率才会持续走高。但就目前来看,根本看不到这种情况。反过来说,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你买的房子,已经赚了大钱了,也就不差这点利率了。
3、所以其实逻辑很清晰,肯定是要去换成LPR利率的, 逻辑有4点:
1)经济不好,央行就要逆势调节,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样长期利率肯定会走低。你就占便宜了。房贷压力会持续减轻。
2)一旦经济好,利率持续走高,资产价格肯定上涨的幅度更大,房子涨幅要比利息多多了。所以这种情况的概率虽然不大,但是万一真出现了,你可能反而会更高兴。
3)明明经济不好,央行会不会还要大幅提升5年期利率?为了赚你那点利息,把整个经济搞残!这合理吗?况且LPR利率本身也是市场决定的,央行只能引导,并没有决定权。而且银行也是不喜欢利率上行的,因为跟你定利率的日子是1月1号,如果这一年利率上行,他就亏了。
4)世界大趋势是通缩,而不是通胀,从欧美日这些国家的贷款利率来看,都已经非常非常低了。美国银行贷款利率都是3%附近,欧洲都在2%以下,日本已经快不要利息了。
中国这20年来,房贷利率也是逐渐走低的,1996年房贷利率高达15.12%,2008年接近8%,而现在只有4.65%,这中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是大趋势肯定是向下的。